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合同法 > 试用期 > 合同中试用期与合同期有关系吗

合同中试用期与合同期有关系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5-15 16:40:58 人浏览

导读:

当我们与对方签订合同的时候,是有试用期的存在,同时也有相关的期限。那么合同中试用期与合同期有关系吗?试用期合同违约金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当我们与对方签订合同的时候,是有试用期的存在,同时也有相关的期限。那么合同中试用期与合同期有关系吗?试用期合同违约金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合同中试用期与合同期有关系吗

  劳动合同法规定:

  (一)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二)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四)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五)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六)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七)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八)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九)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时间组成部分,可以是单独计算的(试用不合格时),也可以是合并计算的(试用合格后留用时,作为劳动合同期限的一部分);

  二、试用期合同违约金吗

  合同里面是由有违约金条款的。合同的违约金包括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违约金。违约金条款并非合同的必备条款,未约定违约金的,并不影响合同的履行。法律也在一些特殊的领域规定了法定违约金,比如食品、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三、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几个月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的违法表现试用期是劳动关系确立的初始阶段,是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经双方充分协商一致同意后的合同条款,是企业与员工相互考察、了解和熟悉的劳动用工过程,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而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特殊时期,具有法律约束力,需劳资双方共同遵守,任何一方违背都应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劳资双方,特别是资方往往在试用期上有违法表现。

  (一)约定试用期过长。有的单位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却约定试用期为6个月。有的单位规定,试用期三个月,合同一年一订,从表面来看,这种做法无可非议,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内,也经双方协商一致,双方都有选择的余地,但实际上试用期超过了有关规定。

  (二)随意解除劳动者。有的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在试用期结束后,以各种理由辞退了招聘人员,因为试用期的工资低甚至不发工资,这些用人单位实际上是在赚廉价劳动力。例如,一些商场到销售黄金期到来之际大量招聘营业员,等黄金期过了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辞退,房地产公司和广告公司在用人之际,也会利用“试用期”的幌子使用廉价劳动力。一些从事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销售公司借设办事处之名,以高薪招聘“市场部经理”或“业务经理”,引来众多的应聘者,有的人好不容易熬够试用期,公司却借口考核不过关,一纸通知让其走人,应聘者也是当了一回廉价劳动力。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合同中试用期与合同期有关系吗的相关知识,根据规定,试用期与劳动合同期限是有一定关系的,一般约定的劳动期限越长,则试用期相对来说也可以长一点,但最长不能超过半年时间,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