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订劳动合同而未能接受老板辞职以取得自己的薪水

更新时间:2020-01-27 20:16:20人浏览
问题描述:
未签订劳动合同而未能接受老板辞职以取得自己的薪水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4576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1、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辞职也要依法执行的。
2、《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2020-01-27 19:53:29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6340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在企业上班,如果没辞职,自己走的话依然是有工资的。这种情况属于自动离职,只是没有工资与补偿。
1.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2.辞职公司前 ,员工为公司工作,付出了劳动,公司应该为员工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所欠工资应该补发,如不发放,属于拖欠工资行为,是违法的行为,你可以举报。
3.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020-01-27 19:55:09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717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你双倍工资,补交社保,如果解除劳动关系,还应支付经济补偿。关键一点就是证据,需要你和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证据。至于工作了多少时间,可以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在仲裁或诉讼时由用人单位出具,因为每个人到一个地方工作都应该填写入职表。
2020-01-27 20:16:20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628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条,要求劳动者必须提前三十天向单位提交书面通知,告知单位自己要辞职,已经是法律对于劳动者离职的最低要求。不建议劳动者违反此规定。针对辞职的请求,单位有几种反应:
(一)同意辞职,做满三十天后办理离职;如果你希望提前就走,你可以向单位提出这一请求,如果被拒绝,强行离开,单位有权利在满三十天后再履行离职手续义务。什么是离职手续义务呢?《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换句话说,如果你强行离职,单位可以延迟办理离职手续。单位有权利扣钱吗?其实没有,单位照样必须发放你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但是,你的离职对于单位造成损失的话,用人单位有权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向你索取赔偿金
(二)同意辞职,可以不做满三十天;n这种情况,正中你下怀。你自己也希望不做满三十天就离职。如果双方都有此意,建议你与单位签署一份协议,约定离职日期,这样对你来说更有保障。
(三)同意辞职,但要做满超过三十天;单位希望你三十天之后再离职,显然与你的目的相左。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没有权利要求你继续工作超过三十天。但是没有单位的同意,你也没有权利擅自缩减工作不足三十天。此时,你可以参考第一种反应的结果处理。
(四)不同意辞职。n始终强调,《劳动合同法》赋予辞职员工的义务是,通知用人单位,而不是向用人单位申请。因此,用人单位其实没有权利拒绝你的辞退通知。不同意辞职的做法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你只要能证明自己履行了通知义务,三十天后就可以合法离职。因此,遇见不同意离职的时候,并不用太担心,自行三十天后离职即可。至于年休假的问题,你有所误解。如果你全年是十天年休假的话,截至二月,单位必须在离职前给你休完的天数只有一天年休假,而不是十天。这一天没有休完,单位必须给你一天工资作补偿。
2020-01-27 20:10:4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辞职怎么补偿
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辞职怎么补偿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达十三个月,劳动者提出辞职,单位依然要赔偿。
辞职
人浏览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条,要求劳动者必须提前三十天向单位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不需要理由,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试用期内
劳动法
次播放
用人单位没有及时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没有及时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没有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
劳动合同争议
人浏览
未签订劳动合同 辞工起纠纷
未签订劳动合同 辞工起纠纷
摘要:湖口县柳女士在庐山区虞家河乡一家玻璃纤维厂打工已经超过1个月了,但未得到工资。因家中小孩需要照应,柳女士便向车间负责人提交辞职书,但遭到拒绝,并当场撕毁辞
劳动法动态
人浏览
已经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的情况下,你可以在三天后离开,即使用人单位不同意也不违反。因为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不签订,劳动者有权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签合同老板乱扣工资
没签合同老板乱扣工资
没签订合同老板乱扣工资,可以通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处理,当调解不成则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但是,要提供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劳动法
次播放
劳动合同的形式,是劳动合同内容赖以确定和存在的方式,即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具体表现。《条例》第三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因此,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不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维权,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回工资和相应损失。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辞职 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你双倍工资,补交社保,支付经济补偿。关键一点就是证据,需要你和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证据。至于工作了多少时间,可以用“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事业编制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你可以咨询你单位人事部门怎样办理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同效力视情况而定。若无资质要求,合同有效,双方可协商解除。有资质要求的,合同可能无效,可向法院起诉确认。同时,应停止违法行为,及时办理相关资质或寻找合法替代方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处理违约责任常见方式包括继续履行、补救或赔偿。选择时需考虑合同性质、履行情况,以及哪种方式更能保障自身权益,同时遵守双方约定和法律规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若未达到考试资格,需继续学习并满足条件后再预约;若预约名额已满,可尝试其他时间或地点预约;若是系统故障,可联系相关部门解决。处理时,建议保持耐心并遵循相关规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你好 具体情况说下 给你详细 沟通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这种情况建议与对方进行协商处理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这种情况建议与对方进行协商处理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