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专利申请号还没有授权,如果等授权时间太久了有点迫不及待,想找企业技术入股合作可以吗须注意那些

更新时间:2018-08-03 21:09:01人浏览
问题描述:
只有专利申请号还没有授权,如果等授权时间太久了有点迫不及待,想找企业技术入股合作可以吗须注意那些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9546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技术入股能够成立公司说明这个技术是可以转让的无形资产,如果只是其中一个股东自己凭借自身劳动才能实施的技术,不可能成立公司,只能是合伙企业才允许以劳动入伙。
资产作为入股的财产,应该将产权转移给公司,才算完成股本的支付。
如果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将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的所有权转移给公司,那么说明这位股东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其他股东应提请董事会起诉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
2018-08-03 20:46:59
律师团队 咨询我
律师团队
推荐
已帮助9758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我国专利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就是说,发明创造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由此可见,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是新的技术方案,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是产品的新设计。因此,在发明、实用新型等技术方案与外观设计之间很难出现重复专利。而发明专利既包括产品发明,也包括方法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则仅保护产品发明,由于它们二者保护的均属于新的技术方案,因此,发明与实用新型之间可能会出现重复专利,容易落入“同样的发明创造”的范围。
  何谓“同样的发明创造”?从形式上看,应当包括三种情况,即将相同的发明创造申请两项以上的发明专利、申请两项以上的实用新型专利,或者既申请发明专利又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这三种情况在授权后,均属“同样的发明创造”被重复授予了专利权。从内容上看,“同样的发明创造”应当指两项以上发明创造专利的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内容、技术方案相同,而不是指两项以上发明创造专利的名称或者权利要求文字完全相同。
当然,技术内容或者技术方案相同,包括了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文字内容完全相同,也包括了技术方案相等同的情况。  有人认为,专利法实施细则在规定相同的发明创造不允许重复授权时,仅指禁止对不同主体重复授权,而同一发明主体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有权申请两项乃至多项专利,当然也可以被授予两项以上专利权。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应当说,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并未作此类划分。从立法本意上讲,只要是相同的发明创造,不管是否为同一主体申请,如果发现技术内容是重复的,均不应对在后申请授予专利权。
  这里涉及到的另一个问题是:重复授权是否仅指在同一时期内存在两项以上专利权?一种观点认为: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均没有禁止申请人同时或者先后就同样的发明创造分别提出发明申请和实用新型申请,因此,对“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应理解为“同样的发明创造不能同时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处于有效状态的授权专利存在”,只有“同样的发明创造同时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处于有效状态的授权专利存在”才构成法律所禁止的重复授权。
  “重复”指“同样的东西再次出现”或者“按原来的样子再次做”。可见,“同时出现”仅是重复的一种含义,重复的另一种含义就是“再次出现”。根据专利法的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应当具备三性,其中一项是新颖性。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  由此可见,将同样的发明创造重复授予专利权,后一专利权肯定是不符合新颖性的。专利法规定不允许重复授权的依据是专利权的独占性和排他性,其目的在于保护专利权的同时保护公众利益。
一旦允许相同的发明创造在不同的时期授予两项以上的专利权,或者说两个相同的发明创造可以一先一后被授予专利权,无疑会延长对该技术方案的保护期,不仅违反了专利权具有法定时间性的限制,而且会损害公众利益,不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转化。
  至于在我国专利申请实践中,专利局允许申请人将相同的发明创造同时申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发明专利,在授权时再由申请人选择放弃其中一项的做法,也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因为法律禁止的是授予同样的发明创造两个以上专利权,而不是申请两项以上专利权。
专利权作为一种私权,申请人从保护策略考虑,可以将同一发明创造同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但不能最终都被授予专利权。
2018-08-03 20:48:5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637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发明专利查询申请流程:
1.检索同类型专利,可自主检索,也可委托代理机构更全面地检索。
2.准备申请文件,提交进入申请步骤。
3.获得受理通知书。
4.初步审查。发明专利申请,初审前发明专利申请首先要进行保密审查,需要保密的,按保密程序处理。
5.公布阶段。
6.实质审查。对专利申请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以及专利法规定的其它实质性条件进行全面审查。
7.授权阶段。
2018-08-03 21:09:0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微软通过专利技术授权 首度与中国公司合作
微软通过专利技术授权 首度与中国公司合作
微软公司今天下午在北京宣布分别授权深圳科通集团和湖南拓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由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的移动图片、移动视频优化和个性化人脸卡通三项前沿技术。这是微
专利技术合作
人浏览
1、企业可以提出减免专利申请费用,经过知识产权局审核,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一般都给予一定减免,费用一般在300元到1200元之间。2、中国专利分为三种类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入股公司需要注意什么
入股公司需要注意什么
入股公司需要注意公司的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状况是否良好;公司有无违法经营行为;以及公司有无正在被
公司法
人浏览
IT头条:爱立信签署首份LTE技术专利授权协议
IT头条:爱立信签署首份LTE技术专利授权协议
新华网谷歌技术人员周一宣布,该公司已在图片搜索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可迅速识别出全球5万个以上知名地标性建筑,识别准确度高达80%。但目前该技术仍处于开发阶段,
专利动态
人浏览
IEEE与杜比ViaLicensing就专利授权合作
IEEE与杜比ViaLicensing就专利授权合作
nbsp;nbsp;慧聪广电网2008年12月22日,中国——IEEE标准协会与美国杜比实验室(DolbyLaboratories)旗下的专利授权项目管理公司V
专利动态
人浏览
我国专利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就是说,发明创造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专利权利人可以变更吗
专利权利人可以变更吗
专利权利人可以变更。专利权人是指可以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专利权人包括专利权所有人和持有人,前者可以是公民、集体
专利法
人浏览
《专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发明专利查询申请流程:1.检索同类型专利,可自主检索,也可委托代理机构更全面地检索。2.准备申请文件,提交进入申请步骤。3.获得受理通知书。4.初步审查。发明专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般是无法工商登记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原则上不可以,要自己所有的知识产权。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无故解雇员工有哪些赔偿金
无故解雇员工有哪些赔偿金
无故解雇员工的赔偿金是以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为标准支付的。其中,经济补偿则是根据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的,每工作满一年的就需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标准。
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
人浏览
专利尚未获得,只能算自有技术,并存在侵犯他人专利权的法律风险。建议慎重。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出租汽车给公司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个人出租汽车给公司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个人出租汽车给公司,个人所得税计算因运营模式而异。承包或承租模式下,司机收入按工资薪金计算税;个体经营则按个体工商户税收政策处理。合理费用可税前扣除,需遵守税收
个人财产
人浏览
在没有在中国申请专利权,销售是不侵权的,但对方申请后就不能再生产销售了.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打电话骚扰别人犯法吗没有录音
打电话骚扰别人犯法吗没有录音
打电话骚扰他人虽不直接构成犯罪,但严重骚扰或利用电话犯罪需担责。录音证据若合法收集,可作为重要证明。录音内容需含时间、身份等要素,以强化证明力。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人浏览
职工住院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规定为多少
职工住院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规定为多少
职工住院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因医疗等级和费用而异。一级医院最高可达97%,三级医院最低为95%。退休人员支付比例较在职职工低60%。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您更好地规划
医疗保险
人浏览
保险公司不理赔找哪个部门解决
保险公司不理赔找哪个部门解决
保险公司不理赔时,应先尝试沟通协商,若无果可向上级投诉或向监管机构反映。若问题仍未解决,可考虑法律途径维权。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些解决途径及注意事项。
保险合同赔偿
人浏览
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刑事责任有哪些要求
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刑事责任有哪些要求
高空抛物行为刑事责任是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的。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
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损害责任纠纷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