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5万高利贷还不起。每天的利息受不了。不敢和家里说 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9-03-23 17:34:15人浏览
问题描述:
欠5万高利贷还不起。每天的利息受不了。不敢和家里说 怎么办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6848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赌博而引起的债务不受法律保护,遇到追债,可以选择报警处理。
赌博引发的民间借贷案件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十一条的规定,即“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
  对双方的违法借贷行为,可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予以制裁”,恶意借贷债务,一种情形是在赌场内或赌场之外,出借人为谋取高额利息,明知或应知借款人借款目的用于赌博,而专门从事的放高利贷行为;
  一种情形是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赌搏活动而借款的,出于亲情、友情等其他非以谋取高额利息为目的的借贷行为;善意借贷债务,是指不以谋取高额利息为目的,与借款人产生的借贷关系;
  其中对于第一种情形,或者不存在实际的借贷行为,或借贷关系双方虽有借贷行为发生,但借款用于支付赌债,用途不合法,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当属无效民事行为,均应认定为赌债,赌债自始不产生债的效力,法律不予保护。
  对于第二种情形,则应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债权,不保护恶意第三人的债权。法院经审理能够认定原告所诉系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的,法院应不予支持并可以直接处理有关当事人。
依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3条规定:在诉讼中发现与本案有关的违法行为需要给予制裁的,可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可对原告作出民事制裁,收缴赌资上缴国库,同时驳回其诉讼请求还可以对双方处以罚款等制裁措施。另外人民法院也可向有关部门给行为人处罚。
2019-03-23 17:21:33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898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对方找上门,可以选择报警,警察会人让债主通过起诉的方式还债,债主不能通过殴打、恐吓的方式索取债务。法院诉讼后,利息最多是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而且利息不再计算利息。
这样你实际归还的数额会小些。
2019-03-23 17:28:46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145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但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因此,民间借贷的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同样受到法律保护,而超出部分则不受法律保护。
2019-03-23 17:34:02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451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关于审理借贷案件意见》
六、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七、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会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条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八、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借贷双方对约定的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本意见第6条规定计息。
九、公民之间的定期无息借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贷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
2019-03-23 17:34:1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借高利贷还不起怎么办
借高利贷还不起怎么办
高利贷是令人憎恨的一种民间借贷,高额的利息就像一个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旦陷入,就很难脱身,那么如果借高利贷还不起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借高
担保合同
人浏览
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但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了高利贷还不起怎么办
借了高利贷还不起怎么办
借了高利贷还不起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借款人及时返款。在判决书生效后,当事人拒不偿还的,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
债权债务
人浏览
借高利贷还不起怎么办
借高利贷还不起怎么办
人在紧急用钱的时候,等待银行贷款的方式可能行不通,即使办理好了手续,也不能马上就取得贷款而且还有贷款额度的限制。高利贷就没有这...
高利贷
人浏览
借高利贷还不起怎么办
借高利贷还不起怎么办
生活中,急需用钱,求借无门,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高利贷,但高利贷的高额利息常让人无法负担,虽然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但它不违法,无法用诉讼的方式有效解决,那么借高利贷到
高利贷
人浏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信用卡欠8万判刑几年
信用卡欠8万判刑几年
信用卡欠8万元,一般情况下属于民事案件,不会判刑的。如果法院判决偿还信用卡卡债,债务人拒不履行的,根据刑法规定,对人民法
刑事辩护
人浏览
借钱是需要还的,贷款还不上有可能面临对方起诉,民事诉讼,建议可以积极与贷款方协商处理,争取能分期慢慢还,如果对方利息超过法定保护线,你可以主张不还超出的利息。你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对方找上门,可以选择报警,警察会人让债主通过起诉的方式还债,债主不能通过殴打、恐吓的方式索取债务。法院诉讼后,利息最多是银行同期贷款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需要偿还。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建议尽快还钱。否则你以后会还的钱会增加。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程债务诉讼时效是多久呀
工程债务诉讼时效是多久呀
工程债务诉讼时效是三年。该诉讼时效一般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进行工程债务诉讼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
债权债务
人浏览
会被强制执行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是遗产债务
什么是遗产债务
遗产债务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还没有清偿的税款、债务。主要包括:1、被继承人生前依照我国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税费;2、被继承人因合同之债所欠下的债务;3、被继承人因侵
债权债务
人浏览
可以协商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直接起诉对方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金钱债务属于种类物之债吗
金钱债务属于种类物之债吗
金钱债务属于种类物之债。种类之债是指,以不特定而可特定的物为标的的债。买卖、消费借贷等合同大多以不特定物为标的物,如合同中约定由债务人向债权人交付某品牌、规格的
债权债务
人浏览
你好,你起诉对方及父母,来还款。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债务的范围与认定标准有哪些
遗产债务的范围与认定标准有哪些
遗产债务是被继承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应当偿还的债务。以继承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价值的部分,继承人可以不偿还。具体如下:1、税款包括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等
债权债务
人浏览
满16周岁欠钱,父母离异不影响债务关系。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16周岁以上未成年人若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需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如欠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为逃避债务无偿转让房产有法定效力吗
为逃避债务无偿转让房产有法定效力吗
为逃避债务无偿转让房产有法定效力,但被撤销后自始无效。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影响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行为被撤销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债权债务
人浏览
你好,签订贷款合同了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去世后债务需要妻子和子女承担吗
去世后债务需要妻子和子女承担吗
去世后,继承了遗产的妻子和子女需要承担债务。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生存的另一方应当偿还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继承人在继承遗产之前,应当在遗产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
债权债务
人浏览
可以起诉。准备好起诉状和证据,向法院立案,等待开庭审理。如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判决,可申请强制执行。注意,起诉需耗费一定时间和精力。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尝试联系当地民政部门或村委会/居委会,了解开具贫困证明的具体流程,并尽快准备相关材料提交。其次,若无法及时获得贫困证明,可尝试提供其他能证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如未使用借呗却被要求还款,可能是误操作或信息被盗用。请立即联系支付宝客服核实情况,必要时报警处理。若欠款持续增加,请及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