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能否向公司借款构成抽逃出资?

更新时间:2023-06-24 19:04: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股东能否向公司借款构成抽逃出资?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7232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股东能向公司借款,但如果以借款形式全额抽回出资的,即构成抽逃出资。构成股东抽逃出资的条件如下:
1、公司已经有效成立;
2、股东实际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
3、股东已经取得了资格的形式要件;
4、抽逃出资的直接责任主体一般为公司发起人。
法律依据:股东能向公司借款,但如果以借款形式全额抽回出资的,即构成抽逃出资。构成股东抽逃出资的条件如下:
1、公司已经有效成立;
2、股东实际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
3、股东已经取得了资格的形式要件;
4、抽逃出资的直接责任主体一般为公司发起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2023-06-24 19:02:0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0631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股东能向公司借款,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不构成抽逃出资。但如果以借款方式全额抽回其出资的,应按抽逃出资行为处理。构成股东抽逃出资前提条件:
1、公司已有效成立;
2、抽逃出资的直接责任主体一般为公司发起人;
3、股东实际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
4、股东已经取得了资格的形式要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2023-06-24 19:02:17
公司企业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170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股东是能通过向公司借款的行为方式来构成抽逃出资的。具体行为即公司股东为规避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借款方式全额抽回其出资的,应按抽逃出资行为处理。构成股东抽逃出资前提条件:公司已有效成立;抽逃出资的直接责任主体一般为公司发起人;股东实际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股东已经取得了资格的形式要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2023-06-24 19:04: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
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所谓公司发起人是指依法创立筹办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是不确定的社会公众,不仅人数多,且
商业犯罪
人浏览
股东能向公司借款,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不构成抽逃出资。但如果以借款方式全额抽回其出资的,应按抽逃出资行为处理。构成股东抽逃出资前提条件:1、公司已有效成立;2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公司股东抽逃出资
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公司股东抽逃出资
(1)制作虚假的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2)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3)利用关联交易将其出资转出;(
公司法
人浏览
诚实出资的股东是否有权起诉抽逃出资的股东?
诚实出资的股东是否有权起诉抽逃出资的股东?
法律咨询:您好,请问我作为诚实出资的股东,现在公司有其他的股东抽逃注册资金,我是否有权起诉他?郭军律师回答:一、诚实出资的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股东出资验质证明
人浏览
股东抽逃出资 法律后果
股东抽逃出资 法律后果
股东出资后又以各种名目抽逃出资在中国绝非少数人所为,很多人甚至对此可能导致的结果没有丝毫概念,很多经济小区直接提供代为出资、验资服务,并在验资后抽逃出资。公司法
注册资本
人浏览
股东是能通过向公司借款的行为方式来构成抽逃出资的。具体行为即公司股东为规避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借款方式全额抽回其出资的,应按抽逃出资行为处理。构成股东抽逃出资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股东是能通过向公司借款的行为方式来构成抽逃出资的。具体行为即公司股东为规避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借款方式全额抽回其出资的,应按抽逃出资行为处理。构成股东抽逃出资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股东借款不构成抽逃出资。只要程序正当,就是公司借款给股东。抽逃出资是指出资后将财产通过各种方式归自己所有,而如果股东是真的借款,有还款的行为,则是抽逃出资。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