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关在北京市第一看守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量刑标准是什么?最新的司法解释是哪个?

更新时间:2019-01-03 18:06:24人浏览
问题描述:
亲属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关在北京市第一看守所。请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量刑标准是什么?最新的司法解释是哪个?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4838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以申请办理取保候审,如果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会被批准取保候审。不符合条件的不会获得批准。根据《公安部关于取保候审保证金的规定》,对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者其他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可以按涉案数额或者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对其他刑事犯罪,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可以确定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2019-01-03 17:41:5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6033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毒品犯罪会被刑事拘留,一般来说,对于毒品犯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选择性罪名,凡实施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行为之一的,即以该行为确定罪名。凡实施了其中两种以上行为的,如运输、贩卖毒品,由定为运输、贩卖毒品罪,不实行数罪并罚。
运输、贩卖同一宗毒品的,毒品数量不重复计算;不是同一宗毒品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居间介绍买卖毒品的,不论是否获利,均以贩卖毒品罪的共犯论处。走私毒品,又走私其他物品构成犯罪的,按走私毒品和构成的其他走私罪分别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2019-01-03 17:45:3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208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是暴力性犯罪,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批准。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2019-01-03 17:59:10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306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存款是指存入金融机构保管并可以由其利用的货币资金或有价证券,它是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依本条第2款的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这里的单位,既可以是可以经营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商业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是不能经营吸收公众存款业务的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还可以是其他非金融机构。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会造成扰乱金融秩序的危害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不构成本罪。有的金融机构由于工作失误造成利率提高而吸收了大量公众存款,由于利率不是该金融机构故意抬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不属于其故意实施,因此不构成本罪。
2019-01-03 18:06:2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是怎样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是怎样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刑法规定的破坏金融秩序的一种犯罪,它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那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是怎样的?接下来法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人浏览
1、首先,犯罪嫌疑人被关押到看守所进行刑事拘留的,会见犯罪嫌疑人是需要委托律师进行会见的,家属无法会见2、取保候审跟送进看守所的时间长短没有必然联系,需要看嫌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法集资罪量刑标准
非法集资罪量刑标准
如果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最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标准
最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标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根据涉及金额的不同,有不同的量刑标准。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最新非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人浏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什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什么?
中国刑法所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中,民事法律关系和刑事法律关系交织在一起,使得罪与非罪界限比较模糊,难以界定,这是近几年来对此罪名的解释和适用在理论和实践中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人浏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如何认定的?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两者的区别是:(1)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后者侵犯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会被判几年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会被判几年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事辩护
人浏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是暴力性犯罪,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批准。《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向不定公众吸收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最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标准   (一)刑法规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可以委托家人代办。委托家人代办存在限制条件,各省市规定不一样,可以咨询当地公安机关。已申领过二代证及指纹信息录入的,在外期间居民身份证丢失
刑法
人浏览
1、自然人犯非法吸收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当事人在网络上赌博,数额较大的行为属于赌博罪,其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刑法
人浏览
相关部门的司法解释,主要来源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构成猥亵罪,举证需收集多方面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猥亵罪举证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勘验检查笔录等。若不及时收集证据,可能导致证据灭失,影响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造谣诽谤罪,只有诽谤罪。构成诽谤罪是不会被罚款的,而是应当承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责任。
刑法
人浏览
监外执行全称应该叫暂予监外执行,它是指对于被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符合法定情形,决定暂不收监或者收监以后又决定改为暂时监外服刑,由社区矫正机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有赔偿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法律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刑法
人浏览
查询判决书的方式为:与案件相关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去受理案件的管辖法院,向法院档案室递交申请查询。或者询问承办法官案件的判决书或者判决情况。不是案件相关的当事人查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不可以要求赔偿。法律规定,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的可以
刑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应视情况而定:若数额不大,需承担一般的民事责任,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当事人应当将所捡钱财归还给权利人;若数额较大,非法侵占他人财物,拒不退还的,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不超过三十七天,前提是电动车属于机动车。此时行为人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依法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如果经过鉴定电动车是非机动车的,一般会进行罚款处罚,
刑法
人浏览
判决书超过十年,因当时对方无力赔偿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辩护律师的作用:1.提供法律服务、代理申诉和控告;2.代为申请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逮捕期限届满,而又移送检察机关或变更强制措施的,可以要求解除强制措施或者变更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您是咨询什么问题,可以详细描述一下吗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