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因他没有抚养能力,要求我赡养父亲或签放弃房产和可以不赡养父亲,签了字后如果有人告我不赡养父亲这能成立吗?

更新时间:2018-12-25 09:58:21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父母是离婚的,本来我判给了我父亲(精神病患者,现在是5保户),后来因他没有抚养能力,就把我给我舅爷养,舅爷沒了后,奶奶不要,把我给了姥姥。现在长大了村里书记通过朋友找到我,要求我赡养父亲或签放弃房产和可以不赡养父亲,村委会会找人赡养父亲,签了字后如果有人告我不赡养父亲这能成立吗?(原来村委会把我户口弄没了,找他们去要他们不承认是他们弄丢的)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308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父母再婚子女拒绝赡养是不行的,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并不会因为父母离婚或再婚而改变。有经济能力的子女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维持生活的父母都应予以赡养。对于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给付赡养费
只有在父母遗弃、虐待子女,严重伤害子女情感的,构成犯罪的,父母再婚时,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才被许可。  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再婚,父母再婚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的现象。
老年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离婚或再婚,婚姻自由的权利老年人同样享有,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或者干涉老年人行使上述权利。老年人再婚不仅可以在生活上相互照顾,精神上也能够得到慰藉,这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大有帮助。
由于封建思想作怪,很多人都对老年人再婚存在歧视,甚至有些子女还以种种手段横加干涉,这种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子女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能干涉。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会因为父母离婚终止。
父母再婚,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已经违反了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的规定以及我国《婚姻法》第30条的规定。当子女有条件赡养老人而不履行义务时,父母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
法院根据父母的诉讼请求,查明情况后,可判决令子女给付。如子女坚持不给,法院还可强制执行子女的财产。  我国相关法律并未将履行抚养义务作为享受赡养义务的前提,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由此可见,赡养人的赡养义务是由法律明文规定了的,赡养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同样,在赡养老年人这个问题上也是不能附加任何条件的。  一些赡养人往往漠视对老年人的法定赡养义务,以父母再婚为借口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其实,这种理由、借口都是站不住脚的。老年人在晚年依法应得到子女及其他赡养人的悉心照顾,安享晚年,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附加条件能够改变。
2018-12-25 09:41:1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211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首先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并不是以父母是否对子女进行了抚养为前提,所以,即使父亲对孩子没有尽抚养义务,孩子仍然要对其父亲进赡养义务。 关于法律依据:我国的《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赡养是一种义务,前面说了,这种义务并不存在什么前提,不管是否进行了抚养,你的赡养义务都是存在的,是“必须的”。
但在履行赡养义务时,是有前提的,就是“无劳动能力”和“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其他情况是否必须尽赡养义务那就是道德方面的问题了,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
2018-12-25 09:45:57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9988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在离婚案件中,离婚孩子抚养权怎么判?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的规定: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应予准许。
2018-12-25 09:52:39
继承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6949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不赡养涉及的情况较多,例如,赡养老人是儿女的责任与义务,不赡养老人不仅会遭到道德的谴责,同时也有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对赡养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由。   为保障受赡养人的合法权益,《婚姻法》中也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对拒不履行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子女对自己的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赡养包括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和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018-12-25 09:58:2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儿子可以父亲未抚养他为由拒绝赡养吗
儿子可以父亲未抚养他为由拒绝赡养吗
儿子可以父亲未抚养他为由拒绝赡养吗父亲年轻时长期在外谋生,较少关心儿女,忽视了对儿女的教育和培养,而至其年老时,儿子以其父年轻时未对自己很好的抚养为由不尽赡养义
赡养纠纷
人浏览
不赡养涉及的情况较多,例如,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离婚后子女有赡养义务吗
父母离婚后子女有赡养义务吗
父母离婚后,子女具有赡养义务。1、子女赡养扶助父母既是无期限的,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子女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
婚姻家庭
次播放
祖母对孙女尽了抚养义务,在子女均健在并有赡养能力的情况下,孙女是否有赡养祖母的义
祖母对孙女尽了抚养义务,在子女均健在并有赡养能力的情况下,孙女是否有赡养祖母的义
案情简介:原告:王某某,女。被告:朱一,女。被告:朱二,男。被告:朱三,女。被告:朱四,男。被告:朱五,女。被告:朱六,女。被告:朱七,女。被告:朱八,女。审理
赡养纠纷
人浏览
赡养不赡养,不是继承的法定条件
赡养不赡养,不是继承的法定条件
张女士来自于一个大家庭,今年年近60的她有6个兄弟姐妹,目前只剩下一个老妈。张女士在家排行老三,现在,照顾老人的担子几乎全压在她一个人的身上。我受点累没关系,让
继承法知识
人浏览
父母再婚子女拒绝赡养是不行的,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并不会因为父母离婚或再婚而改变。有经济能力的子女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维持生活的父母都应予以赡养。对于不在一起生活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继子女是否有继承权
继子女是否有继承权
继子女如果有扶养关系有继承权且属于第一顺位的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
继承
人浏览
不赡养涉及的情况较多,例如,赡养老人是儿女的责任与义务,不赡养老人不仅会遭到道德的谴责,同时也有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对赡养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由。为保障受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子女不赡养父母,父母可以先告知村委会等组织单位,与子女进行协商,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也可提起诉讼,根据赡养的申请,法院查明后强制子女承担赡养义务,先予交付一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应该履行义务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是不需要交税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的房屋权属变动这一情形无需缴纳契税。此外,对于法定继承人之间继受土地、房屋权属的情形,也无需缴纳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您好,赡养义务是法定的,无法通过协议解除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分配财是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如果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属于男女双方的共有财产才能分割
继承法
人浏览
父亲告谁不告谁,是他的权利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时效是三年。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
继承法
人浏览
你好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不要继承税。我国现在还未征收遗产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产不需要交税,而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继承房产的,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如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你好,1988年的分家单实际履行了吗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丧失继承权。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会导
继承法
人浏览
您好,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要看房子的估值。继承父母房屋需要缴纳的税有印花税等。一般契税是3%,印花税是0.05%,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时,不征收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您好,这个需要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这个需要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这个需要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这个需要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