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一个月,违法嘛?本人需要赔偿用人单位嘛?

更新时间:2019-03-17 10:49:39人浏览
问题描述:
试用期一个月,但是工作六天,提出离职,公司说规定不满10天不发工资,违法嘛?如果违法?根据哪条劳动法规呢?另外劳动合同可以在离职单位收回嘛?如果不可以,根据哪条规定呢?如果俩份合同都在自己手里,本人需要赔偿用人单位嘛?用人单位可以以这个为由拒发工资嘛?试用期一个月,违法嘛?本人需要赔偿用人单位嘛?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678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用人单位不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任意地给处在试用期的员工确定工资水平,而应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所谓最低工资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在最低限度内支付的足以维持员工及其供养人口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应该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也就是说,不管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订立的是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还是三年、五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如果约定了试用期,试用期是包括在整个劳动合同期限里的。
不管试用期之后是否订立劳动合同,都不允许单独约定试用期。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享有和正式工作时一样的权益。根据有关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依法享有保险待遇的权利。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以后,应按月为劳动者缴纳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费用。劳动者除获得劳动报酬外,还应享受与其他员工相同的保险福利待遇。用人单位如有违反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的行为并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动者有权依法获得赔偿。
在劳动合同试用期内如发生劳动争议,可依据有关规定,到市、区、县劳动仲裁部门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程序解决。
2019-03-17 10:36:33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090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公司不发放工资,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和赔偿金。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19-03-17 10:41:13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2406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试用期有工资,贵单位那是不合法的行为。在劳动者依法提供劳动义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都应当支付劳动报酬,而不能以任何理由克扣或拖欠。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019-03-17 10:49:39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0101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你好,根据劳动法的规定,:
(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因此双休日加班如果不能安排补休的,在加班时间应支付双倍工资,希望为你提供的法律服务给你带来帮助。
2019-03-17 10:49:2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赔偿吗?
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赔偿吗?
除非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八种情形,用人单位可以在试用期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其它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劳动者在
合同新知
人浏览
你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在合同期内辞退员工补偿多少钱
公司在合同期内辞退员工补偿多少钱
如果单位不是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理由辞退员工的,属于违法辞退员工,应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标准的2倍向劳
劳动法
次播放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违法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违法
滥用试用期,通过设定较长时间的试用期等手段来规避对职工应尽的法律责任,是近年来一些企业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按照现行《劳动法》规定,职工在试用期内达不到录用
试用期
人浏览
试用期需要签合同吗?
试用期需要签合同吗?
有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劳动法不是很了解,常常被用人单位借此钻空子,在试用期内不签订劳动合同。那究竟试用期需要签合同吗?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试用期不仅要签
劳动合同知识
人浏览
你好,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无补偿金。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试用期三天受伤怎么赔偿
试用期三天受伤怎么赔偿
试用期三天受伤,如果属于工伤,按照工伤标准进行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
劳动法
人浏览
试用期三个月一样可以要求赔偿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者合法辞职有以下三种方式:1.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2.若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过错,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之情形,劳动者可以书面告知立即解除劳动合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根据劳动法的规定,:(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在试用期中,除非劳动者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否则,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你好,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和补偿金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试用期满辞退员工需按合法程序;合同已超过半年的可有补偿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赁合同最长期20年。若需续租,应重新签订书面合同,期限不得超过20年。若未采用书面形式且无法确定期限,则视为不定期租赁,双方可随时解除。超出法定期限部分无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当商品房开发商同时约定了违约金和定金时,根据法律规定,在违约发生时,守约方有权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守约方的实际损失和利益最大化原则。如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保留证据,申请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合同一般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体由当事人自行约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合同的份数一般按照签约主体个数确定,并且合同的份数一般不得少于签约主体的个数。合同一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您好这边是可以帮到您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能否追回需视合同约定,若无合同可尝试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依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争议可投诉,工商部门将公正处理。如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是的。直接到承办人哪里办理退费手续,可以退回的。法院会判决由被告承专担诉讼费用,如果原告已经属预交由被告向原告支付,案件争议标的如果需要强制执行,诉讼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