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求所有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乙方自愿在甲方工作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连续不间断不少于5年,5年内我除了赔钱否则不能辞职?

更新时间:2018-10-17 16:19:56人浏览
问题描述:
公司要求所有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本来无可厚非,但有这么一条规定:为研发以上产品,甲方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确保以上产品技术不被泄密,乙方自愿在甲方工作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连续不间断不少于5年,否则同意赔偿甲方为研发以上技术支付的开发费用的一部分共计50万元。是不是意味着正常情况下,5年内我除了赔钱否则不能辞职?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566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你好,可以主张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补偿金中工资计算标准 关于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问题,按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第11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而对于上述条款中的“工资”的范围,按照《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的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予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 在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这一问题上,最容易引发混淆和纠纷的地方常见于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是否包括加班加点劳动报酬的问题。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支付给职工的加班加点劳动报酬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应包括加班加点的劳动报酬。
2018-10-17 15:51:49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937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其一,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而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双倍工资,其二,若因用人单位自身原因而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就以上问题建议双方协商处理,若双方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018-10-17 15:58:03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267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是包括在合同期限内的,最长不得超过6月;工作内容可以规定劳动者从事某一项或者几项具体的工作,也可以是某一类或者几类工作,但都要求明确而具体。用人单位不得将劳动合同的法定解除条件列为约定解除条件,借以逃避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承担的经济补偿义务。
如果劳动者家庭驻地离工作单位特别远,在合同中还应有食宿的解决方案。由于国务院目前尚未对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作出具体规定,对于企业高级职员来说,应当要求在劳动合同中明确。
同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据法律参加社会保险,这并不是合同所能约定和双方所能协商解决的,但双方可以就医疗、养老和人生意外伤害等补充商业保险订立相应的条款。
2018-10-17 16:19:5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能否只签订试用期协议而不签订劳动合同?
能否只签订试用期协议而不签订劳动合同?
能否只签订试用期协议而不签订劳动合同?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十八条规定:劳动者被用人单位
试用期
人浏览
企业不能无故解除合同的,违法解除得承担赔偿责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试用期签订劳动合同吗?
试用期签订劳动合同吗?
试用期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当在建立劳动关系之后就签订劳动合同,最迟也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
劳动法
人浏览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的相关协议,必须给予补偿吗?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的相关协议,必须给予补偿吗?
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以后,赋予了劳动者在竞业限制方面的义务,因此,单位应对签订了“竞业限制”条款的劳动者给予一定的补偿。如果单位拒绝支付补偿,劳动者可以
劳动合同补偿
人浏览
什么是商业秘密?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吗?
什么是商业秘密?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吗?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在我国,法律允许劳动关
劳保新知
人浏览
没有什么法律效力。但对乙方很有风险,因为你承认你借钱了,到时你说不清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可以拒绝签保密协议吗
离职可以拒绝签保密协议吗
离职是可以拒绝签保密协议的。但应当具有相应的职业操守,恪守职业道德。一般是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与公司订立保密条款的,当事人
劳动法
人浏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单方非法调整岗位降职降薪,员工如何解除合同并索赔经济补偿?可以进行劳动仲裁或者去法院提起诉讼。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劳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主张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种协议合法。至于合不合理、能不能接受,当事人自己决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你这种情况最好找律师代你拟写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不属固定投资。即使是投资,也未达到25万元,你们可以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甚至解除合同。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微信一个月800元可能涉及违法行为。微信账号属于个人财产,出租可能违反微信使用协议,且存在安全风险。若涉及诈骗等犯罪活动,后果严重。建议谨慎对待,避免参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依法从事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网约车,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具体费用可以参照误工费计算,应当按照实际停运减少的收入计算。法律依据:《最高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解答:针对驾校退学费问题,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协商、投诉或诉讼。首先应与驾校协商,若无果可向相关部门投诉,最后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选择哪种方式需考虑时间、成本及效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格式合同需满足内容合法、提供方履行告知义务、不违反公平原则等条件。依据《民法典》规定,格式条款应预先拟定且未与对方协商,提供方需提示重大利害关系条款,否则可能导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
能退回学费,你可以去当地教育局申诉。学生因故退学,须凭财务部当年开据的学费专用收据(原件)和党政办公室印制的“退学文件”(新生凭招生办公室开据的《保留入学资格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个法律问题需要看你这边的情况,再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解答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