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厂打工,没有直接证明和工厂有劳动关系的证明,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更新时间:2018-10-16 08:37:50人浏览
问题描述:
在工厂打工,没有直接证明和工厂有劳动关系的证明,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413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工伤申报证明受理
1、保险科接到申请后15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受理,对不属于本管辖的告知申请人。
2、申请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在30日内补齐材料。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动合同复印件1份;
(二)医疗诊断证明(病历、费用清单、检查单等)复印件1份;
(三)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四)交通事故的,提供交警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如受伤职工为驾驶员的附驾驶证复印件;
(五)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事故伤害的,需提交公安部门或法院的有关证
2018-10-16 08:26:24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894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工伤认定申请必须知道哪些事情?

认定申请须知:


一、申请的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伤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8、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9、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它情形。


二、申请时间


1、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5日内,向校人事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在此期间发生的相关费用及由用人单位负担,基金不予支付。


三、申请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在校人事部领取)一式四份;


2、与用人单位存在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3、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或者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原件及复印件);


4、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5、用人单位事故报告;


6、证人证言;


7、证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8、证人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除上述材料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证据:


1、职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原件及复印件);


3、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外出相关单位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018-10-16 08:32:59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340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职工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护理依赖等级鉴定,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有关(病历)资料。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根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国家标准GB/T 16180—2006 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送达申请鉴定的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并给职工颁发《职工伤残证》。
2018-10-16 08:37:5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申请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不承认劳动关系怎么办?
申请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不承认劳动关系怎么办?
案例:2009年9月,王某经熟人介绍到一家工厂工作,工作了五个月,工厂也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2010年4月的一天上午,王某在车间工作时,不慎将右手拇指严重挤伤,
劳动关系争议
人浏览
在工作场所受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确认劳动关系应如何举证
确认劳动关系应如何举证
确认劳动关系可以用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举证。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可以用银行流水、社保缴纳凭证、工资、工作时间举证。当事人
劳动法
人浏览
认定工伤先证明有劳动关系
认定工伤先证明有劳动关系
发生工伤事故已经半年多的赵某,怎么也没想到所在的工作单位以自己与其没有劳动关系为由,一直不给自己申报工伤。为了确认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赵某把公司告上了劳动仲裁
工伤认定程序
人浏览
劳动关系证明对申请工伤认定很重要吗?
劳动关系证明对申请工伤认定很重要吗?
工伤职工在申请工伤认定的时候,有一项材料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劳动关系证明。可别小瞧这劳动关系证明,不少人就因为无法出具这份材料,导致工伤认定部门很难判断工伤职工
工伤保险
人浏览
1、申请人向市政务大厅人社局窗口申请;2、审核申请人提交的资料(对提交材料不完整的当场退回申请人并告知补充),受理;3、调查、核准作出认定结论;4、送达认定结论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认定事实劳动关系
如何认定事实劳动关系
认定劳动关系主要依据是劳动合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
劳动法
人浏览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不能代替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和职工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是法律强制性规定。人身意外险属于商业保险,按自愿原则参加。《社会保险法》第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是工伤,由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建议先申请工伤认定,再劳动能力鉴定,赔偿根据鉴定结果计算,最后提起劳动仲裁索赔2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然后再申请工伤认定。尽快,工伤认定期间为一年。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可以作证,联系劳动局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建议到劳动局投诉,投诉无果的话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试用期被裁员,处理方式包括要求经济补偿或接受解除劳动关系。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用人单位裁员的原因。若用人单位无故裁员,可要求经济补偿;若因个人原因被证明不符合录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失业金领取年限累积计算在不同情况下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失业人员需了解当地社保政策,确定累积计算的具体规定;其次,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如失业证明、缴费记录等;然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您好,区社保局补贴的养老保险金需通过转移或合并账户到市社保局后领取。具体操作需遵循相关法规和流程。若长时间无法领取或遇到障碍,建议尽快咨询专业人士。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职高学校实习通常可以自主选择。根据教育法,学生有实习选择权。但需注意,学校可能有规定或合作单位,需遵守。若学校强制安排或限制选择,可能涉及权益受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