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私下签署的房产买卖合同书是不是具备法律认可

更新时间:2020-04-24 09:51:15人浏览
问题描述:
本人私下签署的房产买卖合同书是不是具备法律认可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3251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出卖人必须要有出卖房屋的实体权利,无权处分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将导致合同无效。
1、房屋的所有权人出卖房屋的:应注意审查出卖人是否与房屋产权证或者其他房屋合法来源证明文件上的名称一致,必要时到房屋管理部门查询。
2、委托或代理出卖的:应注意审查房屋所有权人是否与转让房屋产权证上的名称一致,是否经所有权人同意或授权,是否有所有权人同意或授权出卖的书面证明材料。
3、共有房屋出卖的:应注意审查是否经其他共有人同意,是否有其他共有人同意出卖的书面证明材料。
2020-04-24 09:28:13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724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买卖合同特征:  
1.买卖合同是有偿合同。买卖合同的实质是以等价有偿方式转让标的物的所有权,即出卖人移转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方,买方向出卖人支付价款。这是买卖合同的基本特征,使其与赠与合同相区别。
是有偿民事法律行为。
2.买卖合同是双务合同。在买卖合同中,买方和卖方都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而且,其权利和义务存在对应关系,即买方的权利就是卖方的义务,买方的义务就是卖方的权利。
是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3.买卖合同是诺成合同。买卖合同自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就可以成立,不以一方交付标的物为合同的成立要件,当事人交付标的物属于履行合同。
4.买卖合同一般是不要式合同。
通常情况下,买卖合同的成立、有效并不需要具备一定的形式,但法律另有规定者除外。
5.买卖合同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2020-04-24 09:32:0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058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房屋合同附件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附件本是为增加合同条款中可供买卖双方协商的空间,更大程度地维护消费者利益。但因目前消费者的法律知识不足,附件有时就被发展商利用作为“对付”买家的工具。
同时,不少买家认为正式的合同文本才具有法律效力,附件不重要,况且几十页的内容也懒得读。  实际上,根据《合同法》规定,若合同正式文本与附件内容有矛盾,以附件为准。
即买卖双方在合同附件中约定的条款最终是执行依据。因此,建议买家签合同附件时最好慎之又慎。依据《合同法》的规定,买受人有权在合同中与出卖人约定交付房地产权属证书的时间,如果出卖人未能及时办证的,买受人有权选择退房,由出卖人退还房款,并按已付房款支付一定比例的违约金,或者不退房,取得违约金。
2020-04-24 09:47:25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979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1、应当注意出售方是否与房屋所有权人一致,这是关键到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必须注意。
2、应当明确卖方交付房屋的时间和协助办理房产过户的时间,这是购房人购房后,获得相应房产权益的主要条款,不可在合同中漏掉。
3、应当明确约定房屋内附属设施的归属,否则难免出现争议。
4、至于违约责任、管辖的约定也是需要购房人认真审核,谨慎约定的。因为一旦发生卖方违约,则购房人可依据该条款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常见的购房合同中,对于卖方户口的迁出也有明确的约定,并冠以相应的违约责任,这些约定都是购房人必须注意的事项。
6、合同中有关购房人义务的约定,每一位购房人均需仔细把握,关键是看购房合同约定的事项自己是否可以完成,在自己可以履约的前提下才可以在合同中如实记载。否则,难免会出现自己违约的风险。
2020-04-24 09:51:1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夫妻双方签订的私下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夫妻双方签订的私下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夫妻双方签订的私下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法律快车夫妻双方曾经在开玩笑的性质下私下签订了一个协议1:我如果对她使用了家庭暴力,我无条件同意离婚,赔偿她五万元2:小孩
夫妻
人浏览
一、赠与合同: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地送给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从性质上看:(1)赠与合同是双方行为。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私下签订的买卖房屋协议书有效吗
私下签订的买卖房屋协议书有效吗
私下签订的买卖房屋协议书有效吗?1、房屋本身不合法,则合同无效;2、房屋属于合法建筑,且房屋所在地不存在政策的限制,出卖
房地产
次播放
子女私下签订房产继承协议 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子女私下签订房产继承协议 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结合本案,李女士姊妹之间签定的房产继承协议是当事人真实的
代位继承权
人浏览
房产买卖合同应该具备的条款
房产买卖合同应该具备的条款
房产买卖合同应该具备的条款(一)房屋也就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所讲的标的,即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所售房屋必须是属于卖方所有,倘若是与他人共有房产,必须征
房产合同知识
人浏览
出卖人必须要有出卖房屋的实体权利,无权处分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将导致合同无效。1、房屋的所有权人出卖房屋的:应注意审查出卖人是否与房屋产权证或者其他房屋合法来源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与公司签订居间协议是否有效
个人与公司签订居间协议是否有效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居间协议,如果意思表示真实合法,居间协议的主体均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该协议是有效的。自当事人均签名
合同法
人浏览
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不存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在签订后,你发现有霸王条款或者存在欺诈、受胁迫、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房屋买卖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买卖合同,它是指出卖人将房屋交付并转移所有权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房屋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既有买卖合同的一般特征,也有其自身固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有效,在拿产证前签订。
全部1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就具体情况再作判断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如下:双方可以先行私下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
房地产法
人浏览
如果原房主在您已交定金的情况下不能继续履行卖房合同,那么您有权要求原房主双倍返还定金。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家还是卖家承担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家还是卖家承担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卖双方一同承担。买家需缴纳房款1.5%的契税、0.05%的印花税、交易费、测绘费、权属登记费取证费;卖家需缴纳交易费、房款0.05%的印花税
房地产法
人浏览
公有房屋不能私自买卖,你们的合同无效。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上达成的房屋买卖协议,一般可通过签订书面合同、办理网签等方式确保有效性。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双方意愿、交易安全及法律效力,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同严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要多久放款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要多久放款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一般三周左右放款,具体可以咨询当地银行。借款人在银行开立活期存款帐户后准备贷款要求的资料,面签银行、银行报卷和审批;银行审批通过后通知借款人审批
房地产法
人浏览
对装修纠纷的解决流程是:投诉——调解部受理——质检部根据合同及图纸进行现场核查——调解部、质检部依核查结果进行调解——若双方达成协议则进行维修或返工,如果没有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离婚怎么分割
二手房离婚怎么分割
二手房离婚分割如下:属于个人财产的分割给个人,属于共同财产的房子夫妻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双方有协议的,按照协议进行分割处理;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可以根据出资人、出资
房地产法
人浏览
如果欠条丢失,首先尝试与对方沟通,确认债务关系并重新签订欠条。若对方不配合,可收集其他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明债务关系存在。在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买卖二手房是否还要土地转让证
买卖二手房是否还要土地转让证
买卖二手房需要土地证。房屋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办理二手房买卖过户手续时,当事人必须提供身份证、房产证、土地证、完税证明等资料,没有土地证的二手房无法办理登
房地产法
人浏览
对物业公司不认可开发商送物业费问题,常见处理方式包括与开发商协商、持票据要求返还或提起诉讼。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开发商态度、证据充分性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卖家可以不可以再修改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卖家可以不可以再修改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经双方协商卖家可以再修改。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内容的修改属于合同变更行为,必须合同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合意,达成合意后对修改事项双方签字确认即产
房地产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房产税属地税局管辖。各地税务局都设有征收分局负责征收,分局下有办税厅接受纳税申报,同时也有咨询窗口,可以去办税厅询问。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按照当地政策以及相关规定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您可以通过法院诉讼主张您的权力。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按照当地政策以及相关规定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