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物权 > 占有 > 非法占有如何认定

非法占有如何认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9-16 13:58:32 人浏览

导读:

占有财物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合法可以占有的,另一种则是非法占有的。凡不是合法可以占有的,都属于非法占有。比如,捡到别人遗失的财物,被发现和要求后拒不交还,这个就是非法占有。那么非法占有是如何进行认定的?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非法占有如何认定

  一、非法占有如何认定

  1、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2、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二、侵占罪法院能釆取强制措施吗

  可以。虽然只是涉嫌非法侵占刑事犯罪,但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三、刑事强制措施有哪些

  刑事强制措施有五种,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一)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拘传是法定五种刑事强制措施最轻微的一种。

  (二)取保候审。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三)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四)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法定的紧急情况下,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并进行审查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五)逮捕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进行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将其羁押起来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非法占有如何认定的相关知识,非法占有的认定需要从客体、主体以及主观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