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民事法律行为 > 合同终止期限怎样规定?

合同终止期限怎样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1-25 14:57:44 人浏览

导读:

合同终止期限规定是当事人签订的合同附有期限,期限届满。债权人不需要承担债务、债务已消失、债务履行义务完毕或者债务人将标的物进行保存等法定情形。

合同终止期限怎样规定?

  一、合同终止期限怎样规定?

  合同终止期限规定如下:

  1.当事人签订合同有附终止期限的,自期限届满时合同终止;

  2.有债务已经履行、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依法将标的物提存等法定情形出现时,合同终止;

  3.其他法定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二、合同终止可以起诉吗

  一般情况下,合同终止后,合同当事人对签订的合同终止协议有异议,或者在签订合同终止协议时,出现了欺诈或者胁迫的情况的,那么该方可以向管辖区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方需要收集自己在签订终止协议时,受欺诈或者胁迫的相关证据,写好起诉状,向另一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

  三、合同终止后能否主张违约责任

  法律快车提醒,合同终止后存在违约情形是能主张违约责任的。违约责任包括有继续履行的违约责任、采取补救措施的违约责任、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违约造成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