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物权 > 质权 > 名义股东转让股权有效吗

名义股东转让股权有效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11-04 10:44:42 人浏览

导读:

名义股东转让股权有效,依据法律规定,股东向公司以外的人转让股份的,有约定按照约定,没有约定也需要征得其他股东同意,根据以上原则转让的股权合法有效。

名义股东转让股权有效吗

  一、名义股东转让股权有效吗

  名义股东转让股权有效。股东转让股权应当按照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隐名股东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名义股东和隐名股东之间通常都会订立一份《股份代持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该协议虽然只约束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但还是有效受法律保护的,所以隐名股东可以根据《股份代持股协议书》要求名义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无权处分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处分给别人,受让人符合法律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可以要求无权处分人承担赔偿责任。

  在代持股协议中,实际出资人的合法权利较容易收到侵害。名义股东因拥有工商登记的权利外观,处分实际出资人的股权较为容易,实际出资人若想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建议在代持股协议中对名义股东的权利进行必要的限制,如约定名义股东无权处分时的违约责任,以防名义股东处分实际出资人的股份。

  三、如何认定股权转让的价格

  股权转让价格的认定不能一概而论,法律快车提醒,应从以下几方面事实作为依据:

  1.一是以股权的真实价值为依据。股权的真实价值,即股权所对应的公司资产的价值。

  2.二是以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为依据。

  3.三是以工商登记材料的记载为依据。

  4.四是以合法有效的合同为依据。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