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动态 > 打了一针儿子变成“傻子”

打了一针儿子变成“傻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2-20 22:23:31 人浏览

导读:

讯一个两岁的孩子睡在床上,不会哭,也不会闹,大人去抓他的背挠他的肚子,他也没有任何反应。原来这个孩子已经成了个“傻子”。家属认为,都是打预防针造成的这一恶果。于是将孩子丢到卫生院和卫生局10余天都不管,卫生院只好把当初为孩子打针的医生叫来照看孩子。

  讯 一个两岁的孩子睡在床上,不会哭,也不会闹,大人去抓他的背挠他的肚子,他也没有任何反应。原来这个孩子已经成了个“傻子”。家属认为,都是打预防针造成的这一恶果。于是将孩子丢到卫生院和卫生局10余天都不管,卫生院只好把当初为孩子打针的医生叫来照看孩子。

小龙的奶奶抱着失常的孙子痛哭流涕。 段玉良 摄

  家长:医生乱打针 儿子变傻子

29日下午2点左右,在禄劝县城一个旅馆里的单人床上,记者见到这个两岁大的孩子。两只衣服的袖子都被打了一个死结,除了双脚在不停地乱蹬外,不会哭,也不会闹,大人去抓他的背挠他的肚子,他也没有任何反应。记者观察到,孩子在床上蹬了半个小时,身体都没有侧翻过一次,似乎是不能这样做。

此后,孩子的奶奶将其放到地上,只见孩子双腿弯曲,无法站立。“如果不把袖子打个疙瘩的话,他会伸手把自己的脸抓烂,把手放到嘴巴里面去咬伤。大人要把米饭嚼烂后放到他的嘴巴里面,他才会咽。”孩子的奶奶哭泣着说。

“儿子9个月大的时候,就会说话走路,体重为12公斤;现在两岁大了,却不会说话和走路,体重也变成了10公斤。现在完全就是一个傻子,这都是医生乱打针造成的恶果。”28岁的村民熊自伟说。他是禄劝县云龙乡古宜村委会高咪二组的人,儿子小龙(化名)生于2008年12月15日,快两岁了。去年10月7日上午9点,村委会卫生员刘某通知他,叫他带小龙去打预防针,中午11点他打电话给刘某,说孩子感冒刚好一天,过几天再打预防针,刘某则称上次就因感冒没有打,到以后两针一起打怕孩子受不了,于是妻子就背着小龙去村委会,刘某看了一下孩子的手说,稍有一点发烧,但可以打,未给小龙量体温就打了乙脑预防针。到了下午6点,小龙出现昏迷症状,时间长达15到20分钟,第二天早上8点开始呕吐,此后一直昏迷。

熊自伟说,孩子随后就被送到县医院治疗,医院还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最后又转到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了几个月,结果还是没有好。医生称,儿子的大脑萎缩,继发性癫痫,根本就无法治好。到现在,儿子连“爸爸妈妈”几个字都不会喊了,也不会吃饭,不会走路,完全就变成了“傻子”,每隔几天还会抽风。

医生:家长不服可以去打官司

前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拨通了云龙乡卫生院给孩子打针的卫生员刘某的电话。对当时孩子的病情,刘某说,小孩来打乙脑预防针时,家长说小孩在发烧,于是自己就对孩子进行了仔细检查,但没有发现有感冒的症状,就按照规定给孩子打了预防针。

刘某还说,一般发生反应都在半小时到3个小时之内,但家长是在24小时后才找到他,反映孩子有发烧的症状,最后生病住院。当时家长把孩子丢在乡卫生院11天,都是他去照顾孩子的,给孩子喂饭喂水,把尿。10月21日,家长把孩子抱到县卫生局丢下不管,也是他去照顾孩子的。“我已经尽到了自己的全部能力,给孩子当爹当妈,现在我倒成了一个罪人。鉴定结果已经出来了,如果家属不服的话可以去打官司,该我承担的责任,我绝不推诿。”

卫生局:不属医疗事故 已支付10万元

禄劝县卫生局的纪委书记陈勇对此表示:事情发生后,乡卫生院和家属签订了一个协议,在鉴定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卫生局已立即要求乡卫生院尽全力救治孩子,将孩子送到县市各个医院去救治,除了承担所有的医药费外,还按照每天200元的标准,补偿孩子营养费和护理费。目前,医疗费、生活费等一共花了10多万元。一直到9月30日,鉴定结果出来后,确定不属于医疗事故,才终止了当初的协议,结果是家属不理解,不配合工作,还将孩子送到卫生局里面来,严重影响了卫生局的工作。

“卫生院不是慈善机构,不可能一直付钱。家属如果对鉴定结果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医疗部门申请再次鉴定,或者走司法的程序。该卫生院承担的责任一定承担。”

鉴定结果:不属于预防接种反应

昆明医学会的鉴定为:禄劝县到目前为止已接种本批次疫苗1800人,云龙乡卫生院已接种20人。当天,古宜村委会卫生所共接种6人,除小龙外,未接到相关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古宜村委会卫生所是合法的、有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其接种人员经过预防接种专业技术培训,具有预防接种资格证,持证上岗,接种实施过程符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所使用疫苗为政府采购,其运输、储存符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生产厂家及接种单位均无过错。小龙父母自诉小龙在接种前患“感冒”。依据小龙的病情及症状、体征不排除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前有潜在疾病存在,多考虑偶合症。本病例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后记

为了给儿子治病,熊自伟一家四处借钱,庄稼全部荒废。他认为,当时他不给儿子打针,但卫生员刘某却说可以打针,才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而现在,儿子重病缠身,家里根本就没有这个经济条件给他看病,更何况医生说根本就治不好,因此事发之后只好将儿子送到乡卫生院,希望卫生院去给孩子看病。后来,又把孩子抱到县卫生局,丢在卫生局里面。

“我们现在不要这个儿子了,送给卫生院和卫生局,什么时候医治好儿子的病,什么时候我来领人。”然而,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协调下,熊自伟还是将孩子领回了家。只是,面对这个“傻”儿子,自己到底该如何是好?熊自伟很困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