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2021医疗期工资发放标准

2021医疗期工资发放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8-07-27 11:44:45 0人浏览

导读:

2021医疗期工资发放标准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劳动法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2021医疗期工资发放标准

目录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

  • 工伤医疗期间工资待遇
    工伤医疗期间工资待遇

    工伤医疗期间工资待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

    #工伤期间工资
    0 人浏览
  • 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处理
    全部4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医疗期工资支付规定
    医疗期工资支付规定

    医疗期工资支付规定:劳动者在医疗期内的,应当按照正常工资标准发放;可以低于正常工资标准,但是根据《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

    #劳动法
    0 人浏览
  • 医疗期的确定和工资支付
    医疗期的确定和工资支付

    案例:李某是某公司职工,休息日出门逛街受到机动车伤害,需要住院治疗,但他不知道他能享受多长的医疗期,医疗期内工资如何支付?问题:医疗期法律有无规定,工资该怎么支付呢?评析:医疗期是根据工作年限来确定的,工资则按不低于最低工资80%的标准予以支付。关于

    #工伤医疗
    0 人浏览
  • 医疗期工资怎么算
    医疗期工资怎么算

    在日常工作中,不少劳动者因工受伤了需要住院一段时间,国家规定了相应的医疗期和医疗期待遇。那么医疗期工资怎么算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劳动法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

    #劳动法
    0 人浏览
  • 医疗期间工资标准是有以下规定:《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时,其停止工作医疗期间连续在六个月以内者,按其本企业工龄的长短,由该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发给病伤假期工资,其数额为本人工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
    全部3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医疗期工资怎么算
    医疗期工资怎么算

    员工在医疗期的,要支付给员工工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

    #损害赔偿
    0 人浏览
  • 医疗期工资计算方法
    医疗期工资计算方法

    医疗期的法律意义在于限制单位的单方解除权,是对员工在一定期限内的特殊保护。那么医疗期工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医疗期工资计算方法:(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①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②连续工龄满2年不

    #劳动法
    0 人浏览
  • 劳动工资以劳动合同约定为准,用人单位发放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全部1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员工按月领取相应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工资】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医疗期】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医疗待遇】参加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可以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必须承担本来可以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有关费用。
    全部1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你好,可以到劳动局投诉。
    全部1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用人单位需要给员工买公积金吗
    用人单位需要给员工买公积金吗

    用人单位需给在职员工按照规定要求交纳公积金。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依法缴纳公积金费用。用人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的,将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劳动法
    0 人浏览
  • 按规则制度执行
    全部5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按劳动法轻工伤如何赔偿
    按劳动法轻工伤如何赔偿

    轻工伤的赔偿:七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工资的13倍,八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11倍,九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倍,十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倍等;而除此之外,还有医疗费、鉴定费等费用,都可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劳动法
    0 人浏览
  • 病假期间工资不得低于基本工资的80%。 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给你经济补偿。
    全部1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不一定的。有经济纠纷的,在双方共同协商解决以后就可以自己解决。如果在民间通过民事调解组织解决的也是可以的。如果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就需要到诉讼的法院进行结案。
    全部2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按劳动法搬迁补偿标准
    按劳动法搬迁补偿标准

    搬迁的补偿标准:企业如果因搬迁而与劳动者解约,需要按照劳动者在该企业中工作的年限进行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法
    0 人浏览
  • 可以进行投诉和仲裁
    全部2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按规定员工旷工怎么扣工资
    按规定员工旷工怎么扣工资

    员工旷工的,单位可以按规定扣除其旷工当天的工资。如果因员工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还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每月从其工资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旷工比较严重的,用人单位有权直接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法
    0 人浏览
  • 是对方责任吗,如果是你的医疗费对方都应该承担
    全部2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安排调休可以代替加班费吗
    安排调休可以代替加班费吗

    在休息日安排的调休可以代替加班费。企业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可以首先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调休的,则可以依法支付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加班的,不能安排调休,单位必须按照日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劳动法
    0 人浏览
  • 签了劳动合同离职后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全部2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安徽平均工资
    安徽平均工资

    安徽的平均工资: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0894元,比上年增加308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56339元)少了5445元,居全国第17位。

    #劳动法
    0 人浏览
  • 户口不在本地,可以离婚。办理离婚登记的,双方必须共同到一方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通过诉讼离婚的,只要夫妻双方在异地工作生活满一年以上,可以向工作、
    全部3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离婚了户口可以独立。具体按照公安机关的政策规定办理分户手续。因为夫妻俩离婚后,就分属不同家庭,一方可以申请办理分户手续。凭身份证,户口本,离婚证,离婚协议,到户
    全部3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12345拨打方法有什么1、通过互联网;2、拨打电话12345—1—1,将诉求告知工作人员;3、将书面意见传真到12345—1—5;4、发送电子邮件;4、发送电
    全部3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同未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关系的构成强奸罪,你的问的情况若双方自愿,不构成犯罪。
    全部4个答案 >

    0 人咨询过

    去咨询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