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常识 > 消费者协会 > 推广标准化养殖 保障原料奶质量安全

推广标准化养殖 保障原料奶质量安全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5-05 13:52:50 人浏览

导读: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2007年全国奶牛存栏1470万头,比2006年增长7.8%;奶类总产量3650万吨,比2006年增长10.5%。目前城镇居民人年均乳制品消费量26千克,农村居民奶类消费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4月1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上,专家指出,我国奶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2007年全国奶牛存栏1470万头,比2006年增长7.8%;奶类总产量3650万吨,比2006年增长10.5%。目前城镇居民人年均乳制品消费量26千克,农村居民奶类消费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4月1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上,专家指出,我国奶牛养殖业已从超常规增长向正常增长转变,要通过实行标准化引领奶牛养殖业从传统转向现代,提高原料奶质量,让消费者从“有奶喝”到“喝好奶”。
优质的原料奶才能确保生产出优质乳制品
在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上,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介绍说,奶业是惠及全国13亿人的大产业,乳制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奶业的发展,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是原料奶的质量安全。
据介绍,原料奶质量安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化指标,原料奶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指标要达到国标要求;二是卫生指标,原料奶细菌总体细胞数和药物残留等指标要控制在国标要求的范围内。原料奶的质量链很长,从奶牛繁育、饲料供给、奶牛场建设与环境、饲养管理、奶牛疫病防治到原料奶储运和验收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导致终端产品的质量瑕疵甚至事故。
刘成果说:“奶源基地是乳品加工的第一车间,只有优质的原料奶,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乳制品。实践证明,只有实行标准化生产,才能保证各个环节操作到位、监管到位,进而保障原料奶质量安全。”
标准缺失、落后问题影响原料奶质量
刘成果介绍说,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奶牛养殖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推行奶牛养殖标准化提供了基础。各地推行奶牛养殖标准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北京三元集团制定了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企业标准,原料奶中体细胞数由原来的每毫升60万-70万降低到每毫升30万以下;内蒙古澳亚牧场引进国际奶牛业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全面实现科学化生产,原料奶乳脂率3.90%-4.00%,乳蛋白含量3.35%-3.50%;上海市奶牛养殖全部实现了规模化,是全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刘成果同时表示,与奶牛养殖现代化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标准不全、指标落后、标准化意识滞后”等三大主要问题,亟须健全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实施与监管,推进规模化奶牛场的标准化生产。
首先是奶牛养殖标准不全。现有标准93个,预计需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69个,包括奶牛饲料、育种与繁殖、牛场建设与环境控制、饲养与管理、兽药与疫病防治和原料奶质量控制等标准。
其次是有些标准漏项、指标落后,甚至错误。经过对标准的清理和初步分析,有11个标准需要重新修订,其中包括生鲜牛乳收购标准、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等。
最后是标准化意识滞后。有些标准在奶牛养殖生产和原料奶交售过程中得不到落实,对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不利影响。《生鲜牛乳收购标准》是国家强制性标准,上连奶牛养殖,下连乳品加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贯彻落实不力,用奶旺季时,出现降低收购标准抢购原料奶;用奶淡季时,出现压级压价限收原料奶,把标准束之高阁,造成原料奶市场混乱。
专家介绍,决定原料奶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微生物指标,即原奶中细菌和致病菌的数量。目前一些原料奶由于质量不达标只好不断地提高杀菌温度,延长杀菌时间,造成原奶中营养成分流失。目前,我国生鲜牛奶收购执行的仍然是1986年发布的《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T6914—1986),一级原料奶细菌总数标准为低于50万个/毫升,这一指标已经落后于当前的国际标准。以色列在奶业生产中实行标准化后,原料奶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52%和3.14%,89%以上的原料奶细菌总数在10万个/毫升以下。
我国将大力推行奶业养殖标准化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奶牛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和机械化,大力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努力提高原料奶质量;加强奶业立法和制标工作,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奶业法规和标准体系,尽快制定全国奶业管理条例、生鲜牛奶生产和收购办法、乳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乳和乳制品的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并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液态奶市场秩序。
刘成果说,没有奶牛养殖的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奶牛养殖业,也就没有现代奶业,推行奶牛养殖标准化势在必行。中国奶业协会将充分发挥“协调、服务、维权、自律”的职能,为推进奶牛养殖标准化服务。
为了完善标准体系,中国奶业协会将提出包括原料奶质量控制等六大类内容的奶牛养殖标准体系框架,供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规划和安排制标计划时参考。在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清理和初步分析后,中国奶业协会拟定了近几年需要修订的标准11个,需要新增标准76个,其中有9个新标准正在报请农业部审定,同时起草了《奶水牛饲养管理规范》等多个标准,拟报农业部立项。中国奶业协会还将开展标准化生产推广示范活动,定期评选基础好、有代表性的规模化奶牛场和养殖小区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并予以表彰。
刘成果还建议制定全国性的奶业法律法规,如国家奶业管理条例、生鲜牛奶收购办法等,把奶业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大对标准化奶牛场(小区)的支持力度;建立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奶牛养殖标准化持续、健康发展。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