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者权益法案例 > 生活消费案例 > 实施一个多月就面临调整

实施一个多月就面临调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5-04 02:27:48 人浏览

导读: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陈锐在13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我国已批准公布的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下称“新国标”)与国际标准的要求完全一致。这一表态,回应了此前对有关新国标降低标准成为“历史新低”质疑的回应。不过刚刚实施一个多月的新国标,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陈锐在13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我国已批准公布的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下称“新国标”)与国际标准的要求完全一致。这一表态,回应了此前对有关新国标降低标准成为“历史新低”质疑的回应。不过刚刚实施一个多月的新国标,可能会面临再一次调整。

  乳业新国标确定的生鲜乳“蛋白质含量2.8%”(即100克生鲜乳含2.8克乳蛋白)不变,“微生物限量(通俗理解是指细菌含量)每毫升200万个”将再做要求。这种微调或将通过乳业新国标“释义”或者是“执行办法”的方式另行公布,比如不同微生物含量的生鲜乳执行不同的收购价格,即“优质优价”;另外,分阶段实现更加严格的微生物含量指标。

  酝酿微调

  这一新的认识,是在7月13日卫生部召集各地奶业协会负责人进行的座谈会后形成的。据了解,这个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贯彻执行乳业新国标,再讨论新国标中争议比较大的问题。

  针对上述相关人士的说法,本网记者向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魏克佳求证,魏不予置评,建议记者向卫生部询问。截止发稿时,记者未能联系到卫生部相关负责人。

  所谓“乳业新国标”,是从2008年12月开始着手准备的,是将原来乳制品行业160余项数量繁多的乳品“国标”精简合并为66项标准。这项工作耗时1年半。直至今年4月,新版乳业国标强制性标准份由卫生部牵头制定,在卫生部、农业部等11个部委机构,七十多位不同领域专家的庞大阵营坐镇后正式颁布,并从6月起开始正式实施。

  不过,乳业新国标一发布执行就受到了众多乳业资深人士的质疑,质疑的焦点集中在几个重要指标的降低上。比如,新国标中蛋白质含量和微生物及体细胞的指标比1986年制定的生鲜乳收购标准有明显的降低。据介绍,1986年的国标中将生鲜乳收购等级设置为四个等级,而新国标中则取消了等级划分,只设定了最低标准。与当时国标的第一等级要求生鲜乳蛋白质含量达到2.95%以上,微生物限量为每毫升50万个相比,新国标的最低限值则只有蛋白质含量为2.8%,以及每毫升200万个微生物含量。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乳品新国标专题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