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保障 > 经济补偿金 > 劳动补偿金要交税吗

劳动补偿金要交税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6-30 11:59:16 人浏览

导读:

劳动者受到法律的保护,用人单位是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非要解除合同,很多情形下,是要支付给劳动者补偿金的,对于补偿金有多多少,一般是按照工作年限来算的,有些高收入的一次性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补偿金,那么劳动补偿金要交税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动者受到法律的保护,用人单位是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非要解除合同,很多情形下,是要支付给劳动者补偿金的,对于补偿金有多多少,一般是按照工作年限来算的,有些高收入的一次性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补偿金,那么劳动补偿金要交税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劳动补偿金要交税吗

  劳动者可以拿超过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这超过的部分就有可能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数额以上,这部分还是要纳税。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二、经济补偿金的赔付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

  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的最高不超过12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其中规定了对高收入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限制,即从工作年限和月工资基数两个方面限制了高收入劳动者所得的经济补偿金数额。

  三、劳动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区别

  我们在劳动纠纷中,劳动补偿金与赔偿金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虽然两者在纠纷中都是要给员工一定金额的赔偿,但是在责任与认定方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那么,劳动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区别劳动纠纷中,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区别如下:

  (一)在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赔偿金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经济补偿金的条件较为简单,强调的是向劳动者倾斜。相对赔偿来讲,经济补偿的范围较小且不是很精确。当职工符合文件中列出的条件时,企业就应按规定向职工一次付清经济补偿金。否则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发给职工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25%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而赔偿金的支付未作出此类规定。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不是很精确是指大体上一年工龄发一个月工资的补偿。经济补偿金通常是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服务时间进行计算,赔偿金通常是指经济补偿金的两倍。

  (三)赔偿的条件较为严格,强调的是过错责任。企业承担赔偿的主要内容。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1、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2、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3、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4、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劳动补偿金要交税吗”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根据法律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是可能要缴税的,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数额以上,这部分要纳税。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