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法动态 > 冀中农民工有奔头有劲头想转正

冀中农民工有奔头有劲头想转正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06 01:21:03 人浏览

导读:

9月23日,对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显德汪矿的董二兵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和397名农民工工友一起,转成了企业正式员工。“做梦也没想到能转正,解决了后顾之忧,今后干劲更大了

  9月23日,对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显德汪矿的董二兵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和397名农民工工友一起,转成了企业正式员工。“做梦也没想到能转正,解决了后顾之忧,今后干劲更大了!”董二兵激动地说。

  3年来,冀中能源股份公司(简称冀中股份)已有961名农民工转为合同制员工,占到了农民工总数的1/5。

  冀中能源集团、冀中能源股份公司董事长王社平说:“决不让生产一线的人吃亏,农民工和企业正式员工一样,不仅同担风雨,还要共享阳光。把业绩突出的农民工转正,就是让他们有奔头、有劲头。”

  转身份,让农民工干得安心

  范清林,冀中股份章村矿一名井下农民工,这几年,转正、评先、提干、升职、转户口、分房,六件喜事连连,被称为“六喜队长”。

  “3年前的转正是一次机会,让我真正安下心来,留在矿山发展。”范清林说,现在一家四口转成了城镇户口,子女在城市里上学,住上9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

  在冀中股份,采掘一线的农民工有5000多名,占井下作业人员的40%。他们中很多人是业务骨干,也是企业的宝贵资源,但由于用工机制和体制限制,许多人合同期满后无奈离去,造成了企业人才资源的大量流失。

  打破限制,只要干得好、干出成绩,农民工也能成为企业正式员工。2008年,冀中股份启动了“农民工转正”工程,通过考核、评审等一系列筛选,连续三批将近千余名农民工转为正式工,为农民工打开了希望之门。

  留住了人才,激发出活力。今年6月,董二兵带领工友们一举突破了半煤岩巷单头掘进608米大关,刷新了集团纪录。“多学习、肯钻研,只要干得好,就一定有奔头。”范清林时常鼓励队里的农民工工友。

  强保障,让农民工干得舒心

  “企业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惠及职工,农民工也是企业的一员,应该多渠道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王社平说。

  工资支付有保障。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年份,公司各矿都采取了倒放式工资发放,冀中股份邢东矿还推进“行政、工会、职工”三方签约,做到了不减员不降薪。

  劳动权益有保障。公司健全完善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工伤等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另外,农民工与正式工一样,实行岗位计件工资和银行卡开支制度,享有探亲假、加班费、工资晋级、福利发放等各种待遇。

  董二兵高兴地说:“工资、风险抵押金和各种福利年年增加,现在年收入达到6万多元。上个月,我还买了一辆小汽车,感觉可风光了!”

  为改善农民工生活环境,公司投资近亿元装修标准化宿舍,为一线农民工每天提供一顿免费营养餐;业余时间,职工俱乐部、文化室、图书室向所有农民工免费开放。“宿舍像宾馆,食堂像酒店,澡堂像温泉,矿区像公园。在这里干活,我们很顺心。”许多农民工说。

  有发展,让农民工干得顺心

  今年2月26日,冀中股份显德汪矿农民工焦志勇当选工会委员,这在河北国企中是首例。

  当选工会委员8个月来,焦志勇逐渐适应了新角色。他时常关注工友们的困难,成了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绿色通道”。“现在感到企业就是我的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焦志勇说。

  吸纳农民工代表进入工会,能够更及时地反映自己的心声。新时期的农民工,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生活的提高,更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冀中股份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宋全保介绍,为了给农民工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农民工岗位成才,如定期参加培训,参加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等等,入党、奖励、技术晋级等享受同等机会。在邢台矿区的农民工队伍中,已有280人加入党组织,551人担任了班组长,被选为各级职工代表的19名。

  阅读延伸: 劳动法全文

  “做和谐幸福的世界500强,不仅要提升正式职工的幸福指数,更要让农民工拥有幸福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王社平说。(李文学 王明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