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工资 > 工资 > 克扣或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法律规定

克扣或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法律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6-27 12:58:33 人浏览

导读:

工资是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所得,它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应及时兑现劳动者劳动报酬。然而现今某些用人单位却置劳动者劳动权益于不顾,经常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

  工资是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所得,它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应及时兑现劳动者劳动报酬。然而现今某些用人单位却置劳动者劳动权益于不顾,经常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引发大量劳动争议。为切实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权利,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无故克扣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 无故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包括:(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

  拖欠工资是一件关系到用人单位正常运作、劳动者生计的大事,近两年政府相关部门对此问题都颇为重视,但是总有一些用人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不按照规定来正常发放员工工资。为制裁某些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违法行为,《劳动法》规定了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严厉的法律责任。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保障部门除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无故克扣和拖欠工资的后果: 根据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除应发放工资外,还应支付相当于拖欠或克扣部分25%的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造成劳动者工资损失的,还应赔偿工资损失;根据劳动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有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行为的,按拖欠或克扣工资数额及经济补偿金总额的一至五倍处以罚款。

  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无故拖欠或者克扣工资(包括加班工资),劳动者可以以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员工每工作一年发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青岛市企业工资支付规定》第三十五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无故拖欠、扣罚或者停发工资超过3个月,致使劳动者生活确无基本保障的,劳动者在劳动仲裁中可以依法申请先行给付。

  1、民事责任: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用人单位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2、行政责任: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全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用人单位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一)超过1个月的,责令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二)超过3个月的,责令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并可以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和经济补偿金总和的1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三)超过6个月的,责令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并可以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和经济补偿金总和的2至5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由上述规定看出,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法律责任是明确的,存在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及时纠正违法行为,按时如数兑现劳动者工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