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同样的故事情节算抄袭,用另一种方式说一句话算抄袭

更新时间:2023-06-08 16:50:15人浏览
问题描述:
借用同样的故事情节算抄袭,用另一种方式说一句话算抄袭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姜万东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安徽合肥·电话-181-5602-2198
超出合理引用范围的借鉴算抄袭。抄袭是照搬他人的文字或形式上做出改变,实质上还是抄袭。抄袭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是一种违法行为。借鉴只是借其某种元素再创作。
2023-06-08 16:50:1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999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超出合理引用范围的借鉴算抄袭。抄袭是照搬他人的文字或形式上做出改变,实质上还是抄袭。抄袭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是一种违法行为。借鉴只是借其某种元素再创作。法律依据:《图书期刊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
1、“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
2、“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
《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2023-06-08 16:28:0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442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在确认抄袭行为中,往往需要与形式上相类似的行为进行区别:第一,抄袭与利用著作权作品的思想、意念和观点。一般的说,作者自由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题、题材、观点、思想等再进行新的创作,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不能认为是抄袭。第二,抄袭与利用他人作品的历史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各国著作权法对作品所表达的历史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本身并不予以保护,任何人均可以自由利用。但完全照搬他人描述客观事实、历史背景的文字,有可能被认定为抄袭。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剽窃他人作品的;(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八)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九)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十)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2023-06-08 16:27:2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9124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抄袭,是把别人的作品抄来当作自己的作品的一种侵权行为。一般来说应当遵循两个标准:第一,被抄袭的作品是否依法受相关法律保护;第二,剽窃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适当引用”的范围。关于“适当引用”的数量界限,相关法律规定,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七条 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四)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五)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
2023-06-08 16:27:2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网络造谣罪司法解释
网络造谣罪司法解释
“人言可畏”意思就是指流言蜚语是非常可怕的,现在网络如此发达,人们很轻松地就能够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或者发布捏造的谣言,经过网友的疯狂转发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诽谤罪
人浏览
法律分析:视频抄袭涉嫌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管理法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犯本罪一般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络平台攻击造谣应如何处置
网络平台攻击造谣应如何处置
网络平台攻击造谣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当事人可以先与对方协商,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如果协商不成的,可
损害赔偿
人浏览
网络造谣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网络造谣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核心内容:网络造谣时常发生在社会中,对于网络造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规定,以净化网络空间,网络造谣视其程度的不同最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因此,大家不要对
网络犯罪
人浏览
网络造谣承担的法律责任
网络造谣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在网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语言暴力。那么,网络造谣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根据案件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抄袭别人的作品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抄袭别人的作品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抄袭别人的作品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是: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抄袭别人作品属于
知识产权
人浏览
怎样认定对方是抄袭行为?
怎样认定对方是抄袭行为?
核心提示:怎样认定对方是抄袭行为?抄袭侵权需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行为具有违法性;第二,有损害的客观事实存在;第三,和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第四,行为人有过错。下
著作权法
人浏览
需结合具体内容才能确定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抄袭字数连续引用超过两百字以及原文复制或通过改变个别单词、词组及重排顺序复制他人作品内容超过本人所撰写总字数的百分之十五(法律特殊规定除外)的判定不合格。法律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般来说,在确认抄袭行为中,往往需要与形式上相类似的行为进行区别:1、抄袭与利用著作权作品的思想、意念和观点。一般的说,作者自由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题、题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请问您有什么法律问题,请详细说明以便我们可以更好的帮你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租赁合同和出租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房产证复印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一、在杭州小孩上学需要什么条件1、在杭州小孩上学的条件如下:(1)父母至少一方与本地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务工一年以上;(2)父母至少一方持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依据我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办理户口的,一般需要以下这些材料:1、户主书面申请报告;2、家庭成员身份及相互关系证明;3、私有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或者公有房屋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