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什么是伤残津贴

什么是伤残津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22 14:26:09 0人浏览

导读:

在工作期间,劳动者受到伤害,可以进行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然后再根据工伤鉴定的伤残等级进行工伤赔偿。那么什么是伤残津贴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什么是伤残津贴
  •   在工作期间,劳动者受到伤害,可以进行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然后再根据工伤鉴定的伤残等级进行工伤赔偿。那么什么是伤残津贴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伤残津贴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以及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本应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但难以安排的,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对其按月支付的津贴。工伤职工产生劳动能力障碍,丧失劳动就业机会,自身的行为能力被削弱,与工伤事故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自然应该享受相关的津贴赔偿。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有关什么是伤残津贴的相关内容。

  • 日前,记者从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哈市对参加哈尔滨市市级统筹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进行调整。据了解,2015年12月31日前,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一至六级伤残并领取伤残津贴的工伤职工;已经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亡职工供养亲属属于本次调整范围,自2016年1月1日起予以调整。据介绍,本次调整是在工伤人员目前享受伤残津贴的基础上进行。一级工伤职工每人每月增加405元;二级工伤职工每人每月增加390元;三级工伤职工每人每月增加375元;四级工伤职工每人每月增加360元;五级工伤职工每人每月增加345元;六级工伤职工每人每月增加330元。1996年10月1日前发生工伤的因工负伤人员,在前款调整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40元。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生活完全...
  • 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因为工作内容受到伤害的,那么应当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治疗,治疗完成以后应当进行工伤认定,只有被鉴定机构认定为工伤以后才可以要用人单位进行赔偿,并且获得伤残津贴,那么工伤伤残津贴内容有哪些呢?接下来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一、工伤伤残津贴内容(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   在我们国家,对于劳动者的保护有着许多的条款。如果劳动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小心发生了意外,那么我们还可以领取伤残津贴。接下来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下面这篇文章。工伤伤残津贴发放年限是多长时间?希望对你当成什么样的问题能够有所帮助。

      一、工伤伤残津贴发放年限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

  • 工伤赔偿标准二、伤残津贴赔偿金额计算公式及法律依据

      (一)伤残津贴的概念

      伤残津贴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以及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本应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但难以安排的,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对其按月支付的津贴。工伤职工产生劳动能力障碍,丧失劳动就业机会,自身的行为能力被削弱,与工伤事故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自然应该享受相关的津贴赔偿。

      (二)伤残津贴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

  •   在生活工作中,发生工伤时,工伤鉴定是工伤认定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那么工伤四级伤残标准认定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工伤四级伤残标准认定:

      四级伤残评定标准

      1.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 职业种类受限;

      4.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四级

      1)中度智能损伤;

      2)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社交能力者;

      3)单肢瘫肌力≤2级;

      4)双手部分肌瘫肌力≤2级,

      5)一手全肌瘫肌力≤2级;

      6)脑脊液漏伴有颅底骨缺损不能修复或反复手术失败;

      7)面部中度毁容;

      8)全身瘢痕面积≥60%,四肢大关节中1个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9)面部瘢痕或植皮≥1/2并有轻度毁容;

      10)双拇指完全缺失或无功能;

      11)一侧手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部分功能丧失;

      12)一侧膝以下缺失,另一侧前足缺失;...

  • 核心导语: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作为法院审理、判决案件具有法定证据效力的司法鉴定意见,正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重视。那么伤残的这个鉴定是需要怎么样进行的呢?主要的一个要求与及规定需要哪些详细要求。■7成以上案件涉及交通事故市民殷先生半年前遭遇车祸,脸部留下多处伤痕,最长的疤痕超过10厘米。经医院司法鉴定所鉴定,伤情达到《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国家标准认定的Ⅸ级。凭着伤残鉴定意见书,殷先生获得肇事方应付的赔偿。近几年,鉴定所平均每年受理各类鉴定案件3000件左右,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些案件中,约90%为法医临床鉴定案件,如人身损伤程度鉴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评定、劳动能力评定、医疗纠纷鉴定等。其中,最常见的是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占73%以上。■老太太聋了吗?市民寻求司法鉴定,最主要的目的是打官司。而由于鉴定结果的不同会影响当事...
  • 职工工伤期间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一般情况下是停工留薪。停工留薪期间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实践中,原工资一般以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工资计算。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按月发放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节假日补贴、午餐补贴等。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律师秦宇。以下为你解答“工伤十级伤残怎么赔偿”的问题答:(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0811元;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30000元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15000元。(八)停工留薪期工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