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权债务纠纷 > 工资拖欠纠纷 > 什么才叫拖欠工资

什么才叫拖欠工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0 10:50:21 人浏览

导读:

本文详细解读了拖欠工资的定义、法律后果以及应对策略。遇到工资被拖欠,劳动者可以投诉、仲裁或诉讼来维权,并有权要求加发经济补偿金。了解这些,助您维护合法权益。

  一、什么才叫拖欠工资

  拖欠工资,具体而言,是指用人单位在没有任何合法甚至合理的原因下,超过《省工资支付规定》的期限,延期支付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

  1.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且会对劳动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生活上的困扰。

  2.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被拖欠工资的一方有权将另一方告上法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在此过程中,劳动者必须采取合法手段,如寻求法律援助或诉讼等,而不能采取绑架、威胁等非法手段。

  根据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1.“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排除了因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以及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

  2.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过期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情况。

  3.在这些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虽然延期支付工资,但并不构成“无故拖欠”。

  二、工资拖欠的法律后果

  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

  1.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如果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将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包括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三、遇到拖欠工资怎么办

  当劳动者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1)劳动监察大队会对此立案调查,如果情况属实,他们会出面调解并警告用人单位的行为已违反劳动法。

  (2)对于拒不执行的公司,劳动监察大队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2.劳动者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1)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者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转账记录等,以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事实。

  (2)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3.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过程中,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如果你也遇到工资拖欠问题,不妨试试上述方法。记住,法律是劳动者的坚强后盾。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法律快车随时为你提供法律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