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保险 > 第三者责任险 > 第三方肇事逃逸险需要买吗

第三方肇事逃逸险需要买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09 09:57:22 人浏览

导读:

本文探讨了第三方肇事逃逸险的购买必要性,分析了逃逸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后果,并详细解读了交通肇事逃逸责任的认定。文章旨在提醒车主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避免发生肇事逃逸行为。

  一、第三方肇事逃逸险需要买吗

  1.在考虑购买第三方肇事逃逸险时,首先要了解交强险的赔偿范围。

  (1)交强险是一种强制性的车辆保险,其赔偿范围涵盖了对第三方造成的损失,无论事故责任方是谁。

  (2)如果您的车辆在交通事故中对第三方造成了损失,交强险将为您提供一定的赔偿保障。

  (3)当您的车辆对第三方造成损失时,交强险将赔偿对方的财产损失、医疗费用以及死亡伤残费用。

  (4)这些费用包括车辆维修费用、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后续治疗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死亡补偿费等。

  购买交强险是法律规定的最低要求,因此,对于所有车主来说,购买交强险是必须的。

  2.交强险的赔偿额度有限,可能无法满足所有损失的赔偿需求。因此,许多车主会选择购买商业险来补充交强险的保障。

  (1)商业险中的第三方责任险、车损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等险种可以为您的车辆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2)特别是第三方责任险,它可以作为交强险的补充,提高赔偿额度,更好地保障您的经济利益。

  (3)在购买商业险时,建议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险种。

  (4)如果您经常驾驶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或者担心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损失较大,那么购买第三方肇事逃逸险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种险种可以在您的车辆发生肇事逃逸事故时,提供一定的赔偿保障,减轻您的经济负担。

  二、逃逸行为的法律性质

  1.逃逸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存在不同的认识。

  (1)一种观点是“罪后表现说”,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交通肇事行为的继续,逃逸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独立的犯罪,而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

  (2)另一种观点是“独立行为说”,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独立的犯罪行为,应当与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或者按吸收犯处理。

  (3)还有一种观点是“分别情况说”,认为应当根据逃逸行为的具体情况来判定其法律性质。

  如果是在过失支配下进行的逃逸行为,则不构成独立的犯罪;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进行的逃逸行为,则构成独立的犯罪。

  2.对于逃逸行为的法律性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

  (1)在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了交通肇事罪,并规定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加重情节。

  根据该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加重处罚的幅度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逃逸行为在法律上被认定为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会受到刑事处罚,还会受到行政处罚和社会舆论的谴责。

  4.对于车主来说,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是最重要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并积极配合交警部门的调查处理,切勿选择逃逸。

  三、交通肇事逃逸责任认定

  1.在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责任时,首先需要明确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这意味着,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没有逃离现场,而是积极配合调查处理,那么即使其存在其他交通违法行为,也不应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2.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如果肇事者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这是因为,肇事者在这些情况下逃跑,同样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其行为具有与逃离事故现场相同的危害性。

  3.在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责任时,还需要考虑肇事者是否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肇事者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因此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这要求我们在处理交通事故时,要仔细调查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查明肇事者是否知道事故的发生。

  4.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这是因为,肇事者的抢救行为并不能抵消其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所带来的危害性。

  因此,在处理交通事故时,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肇事者是否履行了抢救义务,还要关注其是否逃避了责任查清认定。

  5.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会对被害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还会对肇事者本人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因此,我们在驾驶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并积极配合交警部门的调查处理,切勿选择逃逸。

  看完本文,你是否对肇事逃逸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你觉得如何有效避免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发生?欢迎来法律快车留言讨论,一起为交通安全献计献策。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