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工伤损害赔偿 > 工伤赔偿 > 轻微工伤怎么赔付

轻微工伤怎么赔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4 19:27:15 人浏览

导读:

工伤后如何获得赔偿?轻微工伤保留劳动关系,享受原待遇;停工留薪期最长24个月;伤残后有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差额由工伤保险补足。

  一、轻微工伤怎么赔付

  1.对于轻微工伤的赔付,首先应当保留劳动关系,并允许受伤员工退出工作岗位。

  2.如果员工未选择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3.对于伤情严重或特殊的情况,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总时长不得超过24个月。

  4.在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职工的原工资待遇应得到保障。

  5.若工伤职工在期满后仍需治疗,则应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6.若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护理,其所在单位应负责提供护理。

  二、享受伤残待遇

  1.当工伤职工经过评定确定伤残等级后,他们将停止享受原待遇,并开始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2.具体的待遇包括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3.补助金的计算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4.当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时,他们将获得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以及由用人单位支付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5.具体的补助金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三、办理退休手续待遇

  1.当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他们将停发伤残津贴,并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2.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原工资标准,那么差额部分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这一规定确保了工伤职工在退休后的生活得到充分的保障。

  3.在发生工伤意外后,我们应当首先进行工伤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果确定的伤残等级来实行相应的赔偿。

  如果对赔偿过程有任何疑问或困惑,欢迎到法律快车进行律师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服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