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劳动合同赔偿 > 不签劳动合同的赔偿 > 不签订劳动合同能否起诉

不签订劳动合同能否起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24 20:29:51 人浏览

导读:

不签劳动合同能否起诉?员工权益如何保障?本文详细解读了未签劳动合同时的法律救济途径,包括劳动仲裁和诉讼时效等关键信息。同时,介绍了法律快车平台在劳动纠纷方面的全方位服务支持。

  一、不签订劳动合同能否起诉

  1.当雇主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员工是有权申请劳动仲裁的。

  2.如果对仲裁结果表示不满,员工还可以进一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意味着,即使没有正式的书面合同,员工的权益仍然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诉讼时效与中止条件

  1.在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明确规定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这个时效期间是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的。

  2.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引发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则不受这一年的限制,而是从劳动者离职之日起计算。

  3.在特定情况下,即使超过了一年的时效期间,劳动者仍可以申请仲裁并不丧失胜诉权。这些特殊情况包括:

  (1)已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2)已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4)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超过申请仲裁时效;

  (5)以及撤诉案件的时效起算时间等。

  4.对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但未出具书面通知的情况,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期限应从收到解除劳动合同书面通知之日起计算。

不签订劳动合同能否起诉

  三、解决纠纷途径

  面对劳动纠纷,如违法调岗调薪、拖欠工资、工伤认定赔偿、公司不交社保等问题,法律快车平台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无论您是想寻求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还是希望全权委托律师代理,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