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条件需要具备才能订立合同
合同订立要满足的条件包括:
1.订立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依法进行;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
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的定义及构成要件】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订立合同的原则有: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法律快车提醒您,通常订立合同的方式包括口头、书面、鉴证、公证等形式。但为避免发生纠纷,以及发生纠纷以后有据可依,订立合同主要以书面形式为主。口头形式虽然快捷,但无据可查,不利于纠纷的解决,它一般只适用于集市贸易、市场零售等小额交易。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订立合同的过程主要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过程,那么,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什么法律风险?在要约中潜在的法律风险体现在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要约内容不当和要约撤回不当。在承
核心内容:订立合同常见的法律问题有哪些?签订合同后能否口头变更,变更后是否有法律效力,合同应该要盖什么印章,只有法定代表人签字是否有效力,若一方想对合同进行涂改
用法律术语来说,订立合同就是一个“要约—承诺”的过程。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一个要约欲取得法律效力,必须满足《合同法》第14条规定的条件,即该要约
租赁合同纠纷可以要求违约金,一般不能要求租赁利息,租赁合同中另有约定的除外。涉及承租人逾期履行支付租金义务或者迟延履行其他付款义务,出租人按照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
订立租赁合同后未经出租人同意不可以转让,经出租人同意可以转让。租赁合同中已经约定可以转租、或出租人同意转租的,承租人可以出租给第三人。新签订的租赁合同应符合双方
赠与合同发生效力满足下列条件可以撤销:受赠人存在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撤销权一
手写协议书需满足协议双方自愿订立该协议、协议双方具有完全的民事能力、协议书内容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不牵涉到第三方的利益,经双方签字,该财产协议书就具有法律效力。
赠与合同在没有转移财产所有权,且非公证、慈善等赠与情形的,那么便可以随时撤销。如果赠与财产完成了交付,需要法定事由,如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才
相关栏目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