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用人单位 > 考核管理 > 国有企业如何处理员工醉驾行为问题

国有企业如何处理员工醉驾行为问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11-09 13:06:50 人浏览

导读:

国有企业对员工的醉驾行为的处理一般是构成犯罪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醉驾不判刑的情况主要有驾驶车辆的目的并非在道路上行驶而是为了挪动车位醉驾的,为送生病的家人去医院急诊而醉驾的等。

  一、国有企业如何处理员工醉驾行为问题

  国企员工同样受国家法律约束,不管醉驾者是国企还是私企,都是一样受法律制裁。国企职工被判拘役或者缓刑,都是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合同,但是解除合同,还是给予其他处罚,取决于用人单位。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二、四、五款规定,国企员工醉驾的后果如下: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什么情况下醉驾不判刑

  1.挪动车位型:该类型的被告人驾驶车辆的目的并非在道路上行驶,而是为了挪动车位。被告人由他人驾车送回小区停车场,因他人未将车位泊好,被告人挪动车位剐擦别人车辆或碰撞上消防栓而案发;

  2.救治病人型:该类型的被告人为送生病的家人去医院急诊或者赶去医院陪同家人急诊而醉驾;

  3.睡觉休息型:该类型的被告人在行驶一段距离后主动放弃醉驾,靠边停车睡觉;

  4.隔时醉驾型:该类型的被告人饮酒后将车停放在饭店门口,间隔数小时或隔夜回饭店取车驾驶,但血液酒精含量仍达醉驾标准;

  5.尚未驶出型:该类型被告人在道路上准备驾驶尚未驶出时即被查获;

  6.被醉驾追尾型:该类型的被告人血液酒精含量较低,虽发生交通事故,但对方亦醉驾且负事故全部责任。

国有企业醉驾行为

  三、醉驾被判刑会留下案底吗

  醉驾被判刑会留下案底。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

  法律快车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