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知识 > 股东代表诉讼 > 股东代表诉讼和代位诉讼的区别是什么意思

股东代表诉讼和代位诉讼的区别是什么意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4-25 17:00:00 人浏览

导读:

股东代表诉讼和代位诉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诉讼标的不同、诉讼当事人不同以及诉讼法律效果的归属不同等方面。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

  一、股东代表诉讼和代位诉讼的区别是什么意思

  股东代表诉讼和代位诉讼的区别如下:

  1.诉讼标的不同。代表人诉讼是针对包括代表人在内的人数众多的股东与侵权行为人之间的民法典律关系。股东代位诉讼的诉讼标峋是公司与其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民法典律关系。

  2.诉讼当事人不同。代表人诉讼的当事人一方是多数股东,代表人仅是人数众多一方当事人的代言人,其他股东虽未参加诉讼,但并不影响其当事人身份。

  3.诉讼法律效果的归属不同。代表人诉讼的法律效果及于人数众多一方的所有股东,代表人本人当然也是诉讼法律效果的直接承受人。而股东代位诉讼的法律效果不由起诉股东直接承担,而是由公司承受。

  二、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股东代表诉讼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股东代表诉讼被告有哪些范围

  股东代表诉讼被告范围较广,任何侵害公司利益,而公司无正当理由拒绝或怠于对其行使诉权的侵害人,均可能成为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包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清算组成员以及其他任何人。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利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来维护公司利益进而维护原告股东的利益。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股东权益受损的诉讼,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