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法 > 房产买卖 > 产权登记 > 产权登记办理流程,产权登记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产权登记办理流程,产权登记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8-31 15:55:33 人浏览

导读:

产权登记办理流程需要经过提出申请、领取测绘表、缴纳公共维修基金与契税、提交相关材料以及领取不动产权证五步。产权登记不适用诉讼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明确规定,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不适用诉讼时效。

  产权登记办理流程需要经过提出申请、领取测绘表、缴纳公共维修基金与契税、提交相关材料以及领取不动产权证五步。产权登记不适用诉讼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明确规定,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不适用诉讼时效。

产权登记

  一、产权登记办理流程

  办理流程如下:

  1.提出申请。买卖双方或买方委托卖方应当按时到房屋所在地区、县房地产交易中心提出登记申请。

  2.拿测绘图。可到开发商指定的房屋面积计量站申请并领取测绘表,或带身份证到开发商处领取,也可向登记部门申请对房屋面积进行测绘。

  3.缴纳公共维修基金、契税。

  4.提交相关材料。包括:

  (1)申请表。

  (2)房屋买卖合同。

  (3)签订预售合同的买卖双方关于房号、房屋实测面积和房价结算的确认书。

  (4)测绘表、房屋登记表。

  (5)专项维修资金专用收据。

  (6)契税完税或减凭证。

  (7)购房者身份证明。

  (8)房屋共有的提交共有协议。

  (9)银行的提前还贷证明。

  5.领取不动产权证。

  二、产权登记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房屋买受人基于买卖双方转移房屋所有权的合意占有房屋后,请求出卖人办理房屋权属转移登记手续的,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据此,房屋出卖人负有向买受人转移房屋所有权的义务,即办理房屋权属转移登记的义务。房屋出卖人逾期不交付房屋的,买受人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请求出卖人交付房屋,该项请求权属于典型的债权请求权,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自无争议。而房屋交付后,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办理权属转移登记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现行法尚无明确规定。一般认为,买受人基于双方转移所有权的合意占有房屋后,请求出卖人办理权属转移登记的手续,此种请求权具有合同依据但已不同于一般的合同债权,具有一定的物权性质,其目的在于将以取得所有权为目的合法占有递进为完满的所有权。此种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不会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故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三、房屋产权登记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房屋产权登记的诉讼时效是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涉及不动产物权和登记返还财产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法律快车提示:房屋产权登记纠纷要留意诉讼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