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法 > 购房指南法 > 房贷相关 > 贷款买房收入证明怎么打

贷款买房收入证明怎么打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6-12 14:04:38 人浏览

导读:

当我们想要借贷更多资金的时候,都是需要符合相关的条件,以及个人的偿还能力。那么贷款买房收入证明怎么打?贷款需要什么条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当我们想要借贷更多资金的时候,都是需要符合相关的条件,以及个人的偿还能力。那么贷款买房收入证明怎么打?贷款需要什么条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贷款买房收入证明怎么打

  (一)有工作单位的:

  1、开收入证明要注意格式,必要的内容不能少。

  2、开收入证明必须要盖单位公章或人事章,复印的收入证明是无效的。

  3、填写所在公司人力部的座机。

  4、年收入应为一年内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福利等总和,并扣除个人所得税、保险金等。如果开具的是税前收入的话,则需要减除个人所得税后再计为月均收入,减除后的收入必须满足月供加负债的两倍以上。银行一般会要求借款人提供的月收入是其月还款与其他负债之和的两倍以上。如果您有债券、银行存款、车辆购置凭证、个人所得税证明等额外的资产证明,可以向银行提供,这样可以增加你的贷款资质,对批贷有帮助。

  (二)没有工作单位的:

  1、私营业主:收入证明要正常开,只是需要客户同时提供公司资料(营业执照正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对公账户近半年流水等)

  2、自由职业者,如果有存款,可以提供存款证明;如果没有,要前往有收入进账的银行办理流水单,流水单可以证明你有持续收入。

  二、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贷款额估算方式,可用合同价×85%,预估出大致评估价格。贷款买房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二)(开发人员)在该镇永久居住或有效居留身份;

  (三)一个稳定的职业和收入,良好的信贷,贷款服务能力;

  (四)订立合约或协议,以购买房屋;

  (五)没有住房补贴的购房人的购房价格不低于30%的购房者首付;住房补贴的个人承担部分的30%作为购房首付款;

  (六)贷款人认可的资产作为抵押或质押,或有足够补偿能力的单位或个人;

  (七)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买房贷款收入证明不够怎么办

  收入证明不够解决办法:

  如果单位给开出的收入证明上的月收入金额达不到银行的要求该怎么办?通过咨询银行贷款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总结了以下几种办法:

  (一)适当提高首付比例

  在手里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首付比例,减少贷款数额,并尽可能地延长贷款期限,让自己每月还款金额在月收入的1/2之内。

  (二)已婚人士可以与配偶共同贷款

  例如,小王和小张是夫妻,小王的月工资12000元,小张的月工资8000元,买房的月供是9000元,小王要提供的收入证明上月收入金额要达到18000元才能通过银行放贷审批,在这种情况下,小王和小张可以选择共同贷款,小王作为主贷人,小张作为次贷人。需要注意的是,年龄较小、收入较高的一方作为主贷人,有助于银行批贷。

  (三)提供兼职收入流水账单

  目前除法律规定不得兼职的国企单位职工、军人、公务员等职业外,一些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也认可兼职收入。对于对于兼职收入的金额和流水,不同银行有不同的规定。

  例如有的银行规定兼职收入不得超过主收入的50%左右;有的银行规定,借款人要提供半年内的兼职收入流水。所以大家在选择贷款银行时,一定要提前咨询清楚。

  (四)担保贷款

  当收入证明上的月收入达不到银行的要求时,还可以找贷款人认可的第三方提供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例如一些银行会接受父母、子女担保的贷款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保证人必须有固定经济来源,有足够代偿能力,并且在贷款银行存有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保证人发生变更的,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担保手续,未经贷款人认可,原保证合同不得撤销。

  (五)接力贷和合力贷

  接力贷指以父母作为所购房屋的所有权人,父母方的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贷款购买住房的住房信贷产品;合力贷指以子女作为所购房屋的所有权人,子女方的父母作为共同借款人,贷款购买住房的住房信贷产品。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上海一些银行已经叫停了“接力贷”、“合力贷”业务。而且接力贷和合力贷还有可能导致父母和子女之间因房屋产权出现纠纷等问题。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贷款买房收入证明怎么打的相关知识,贷款人认可的资产作为抵押或质押,或有足够补偿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