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保障 > 假期待遇 > 难产增加产假吗

难产增加产假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3-14 12:51:08 人浏览

导读:

产假是现在的职业女性的假期,产假一般是有一定的规定的,时间一般也是确定的,但是也会有一些可能会例外的情况,很多的人其实是不清楚这些具体的情况,所以难产增加产假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相关的知识点。

  产假是现在的职业女性的假期,产假一般是有一定的规定的,时间一般也是确定的,但是也会有一些可能会例外的情况,很多的人其实是不清楚这些具体的情况,所以难产增加产假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相关的知识点。

  一、难产增加产假吗

  现行的国家产假规定是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调整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产假待遇。

  2014年我国产假规定,女职工若顺产生育单胎,可享有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休息15天,产后休息83天。难产者增加15天产假;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产假。孕妇顺产与孕妇难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果顺产处理不当,可以变成难产。反之,难产如处理及时,也可能变成顺产。

  按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严格来说,在婚姻登记当中分为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其中结婚登记意味着男女会缔结合法的婚姻关系,而离婚登记自然也就意味着夫妻会解除婚姻关系。就离婚登记而言,其中又分为了协议和诉讼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旦双方办理了离婚手续,那么之间的婚姻关系就会得到解除,从法律意义上就不再是夫妻了。

  二、产假的工资怎么算

  (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

  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

  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三)产假,领生育津贴

  产假包括:98天 30天(晚育) 15天(难产) 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

  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第四,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三、难产假中难产包括哪些情况

  产假中难产的定义是相对于顺产而言,如果无法顺产的,一般都属于难产,剖腹产属于难产,可以享受难产待遇。其中也包括胎位不正,包括:枕后位、枕横位、臀位、肩位等等;还有巨大胎儿、产道狭窄、产力异常等。所以说,分娩时不是顺产的就可算为产假中的难产。一般第一个阶段的平均时间为12个小时,第二个阶段平均用时2小时,第三个阶段为五至三十分钟。只要三个阶段中有任何一个阶段生产时间过长,都可以判定为难产。

  大部分地区难产假的天数都是15天,也就是在原有产假的基础上再增加15天

  由于难产对身体体力的消耗和伤害极大,所以在最新颁布的产假规定中明确标注了难产者将享受额外的难产假。 从阵痛开始至子宫颈全开,平均为十二小时,若初产妇超过二十小时、有生产经历的产妇超过十四小时都算是过长;从子宫颈全开至胎儿出生,平均为两小时;宝宝出生至胎盘娩出,一般为五至三十分钟。在这三个阶段中,任何一个阶段不顺利导致生产时间过长,都可称为难产。而一旦确定难产,就要采取紧急方案,例如剖腹产等。 待生产结束后,由医院开具难产证明,就可以申请难产假进行休养。

  难产假属于产假的范畴,因此,难产假的工资标准和产后假的标准一样,领生育津贴,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5天的薪水。所以说,产假中难产假工资计算与产假工资计算一致。 注意: 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由你本在所在公司向社保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得到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当然两者也不能同时享有。如果你得到的产假工资高于生育津贴,高出的部分不扣除,若低于生育津贴,则由公司自行补足差额。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难产增加产假吗的相关介绍,难产是会增加产假的,一般是在原先产假的基础上再增肌15天,对于这些基本的情况都是可以去了解清楚的,也是比较好的方式,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