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劳动关系 > 解除劳动关系 > 被迫解除劳动通知书签收人

被迫解除劳动通知书签收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2-15 14:12:34 人浏览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用人单位会采取一些措施导致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失,那么你知道被迫解除劳动通知书签收人是什么吗?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用人单位会采取一些措施导致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失,那么你知道被迫解除劳动通知书签收人是什么吗?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被迫解除劳动通知书签收人

  因贵单位对本人存在如下严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没有按照了劳动法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无故拖欠工资; 克扣工资; 强迫劳动;

  没有按照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

  没有按照劳动合同提供劳动条件.

  故本人依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通知贵单位于 年 月 日正式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并请求支付本人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等.

  特此通知!

  通知人: 年 月 日

  二、解除劳动合同书

  甲方:_________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于XX年XX月XX日签订为期年的劳动合同,现甲乙双方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最新解除劳动合同书样本如下:

  1、自XX年XX月XX日起,解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随之终止;

  2、甲方同意在乙方妥善办理所有工作移交手续后支付乙方包括但不限于经济补偿金、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相应比例的年终奖等共计人民币元(大写)扣除乙方尚欠甲方备用金人民币元(大写),甲方将于乙方妥善办理所有工作移交手续后实际支付乙方人民币元(大写)

  3、甲方为乙方缴纳四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至XX年XX月XX日止。

  4、甲方根据相关劳动法规和规定,向乙方提供劳动合同解除的证明并办理相关退工手续;

  5、乙方应当于本协议签订后3日内妥善办理所有工作移交手续,离职后不得作出有损公司名誉或利益之行为,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及所造成的全部损失。

  6、乙方自愿放弃其它所有诉求。

  本最新解除劳动合同书样本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并加盖甲方劳动合同专用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有限公司 乙方(签字或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

  (签字或签章)

  XX年XX月XX日 XX年XX月XX日

  三、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怎么写

  编号:

  被通知人:

  所属部门:

  因下列第____项原因,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本单位决定从_年_月_日起解除或终止与您的劳动合同关系:

  1、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

  4、单位依法进行裁员;

  5、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6、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

  7、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8、员工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本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9、因员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无效;

  10、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1、劳动合同到期;

  12、员工已达退休年龄。

  13、其它:

  您可领取经济补偿金:____元,其它费用:____元

  请您于前述劳动合同解除之日前一周内到单位人事部门办理劳动合同解除和工作交接手续,逾期不办理手续者责任自负。

  特此通知!

  (公章或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注:以前述1至4项、11项原因解除或终止时,需提前30日通知员工;

  本通知一式两份,单位与被通知人各留一份。

  签收栏:

  上述通知我已收取,内容已知悉。

  签收人:

  年 月 日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被迫解除劳动通知书签收人的相关内容,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经济补偿。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快车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