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劳动法 > 人事争议知识 > 辞职 > 员工怎样才能提前离职

员工怎样才能提前离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2-06 11:56:24 人浏览

导读:

员工在进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必定要和公司签署合同,有了合同之后我们的一些行为自然就会受到限制,比如说离职,虽然这是每个员工有享受的权利,但是也并不是说我们想哪天离职就哪天离职。下面请法律快车小编介绍下员工怎样才能提前离职。

  员工在进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必定要和公司签署合同,有了合同之后我们的一些行为自然就会受到限制,比如说离职,虽然这是每个员工有享受的权利,但是也并不是说我们想哪天离职就哪天离职。下面请法律快车小编介绍下员工怎样才能提前离职

  一、员工怎样才能提前离职

  员工与单位正式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员工提前离职的方式有三种选择:

  (一)与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这是首选的一种方式。

  操作注意事项:

  1、违约金如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培训、保密、其他因员工违约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违约事项的,在员工提出离职时,单位可能会向员工索要违约金,员工应注意合同中所约定的违约金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2、进行工作交接,并拿到离职交接单。交接单应该一式两份,公司与员工各执一份(留原件,非原件要有公司专管人签字)。

  3、 索要离职证明书

  (二)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单位三十天后正式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

  这种解除权不需要单位的同意,只要员工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了单位,到期后双方的劳动合同就可以解除。

  操作注意事项:

  1、注意合同中有无双方所约定的提前通知金和脱密期的规定,如有约定,员工提前通知的时间就应当依照双方合同中所约定的提前通知期,而不再是三十日了。

  2、书面通知书最好一式两份,要求单位签收后个人留存一份。如果单位不签收,建议用特快专递的方式向单位寄一份,留存寄出的签收凭证,寄出凭证单上要写清寄出的是“离职申请书”。

  3、在通知期内应正常上班。

  4、积极办理交接手续,注意留存证据。

  5、向单位索要离职证明书,不给的,单位要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三)如果单位有违法行为,员工可行使单方即时生效解除权。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应该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此操作是不需要向单位承担违约责任的。且除了试用期内员工辞职外,均可向单位索要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操作注意事项:

  1、通知一定要书面化,并注明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是因为单位的违法行为;

  2、与单位积极办理工作交接,保留交接凭据;

  3、向单位索要离职证明书,不给的,单位要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二、 公司员工怎么算主动离职

  对于员工自愿离开当前工作岗位的行为可以认定为主动离婚,一旦离职,即与组织的雇用关系终止。过多的主动离职行为尤其是优秀员工的主动离职,会对组织的士气产生负面影响,重新招募的成本也会导致组织运作费用的上升,对组织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你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二)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你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三)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你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你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你承担。

  三、关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针对员工怎样才能提前离职的介绍,在实践中员工想要提前离职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符合法律的规定,不然就构成了违法辞职,这样自然就需要劳动者承担相应的责任了。如果还有法律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在线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