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在一家公司已经有六个多月了(包括三个月的试用期),但是到目前为止公司还没有和我签订劳动合同,我没有提到。

更新时间:2020-02-28 23:56:28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我在一家公司已经有六个多月了(包括三个月的试用期),但是到目前为止公司还没有和我签订劳动合同,我没有提到。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783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劳动者工资被用人单位随意更改,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局指出,立案受理部门是深圳市劳动仲裁院。一个劳动仲裁案件的立案条件是:  
1.申诉人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明确的被诉人;  
3.有具体的申诉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即受理范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之规定;管理范围限经市工商局注册并由市劳动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用人单位。  应提交的资料有:申诉状、及其他有关证据资料。  办理程序是这样的:申诉方自争议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企业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自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市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市劳动仲裁机构在7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立案后应在7日内将申诉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给被诉人15日答辩期;答辩期满,市劳动仲裁机构决定开庭时间并在开庭前4日告知双方当事人;市劳动仲裁机构应自立案之日起60日内结案,案情复杂的可延长30日;当事人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对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立案审理后60日内结案。如案情复杂可延长30日。
2020-02-28 23:43:17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648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直接向劳动部门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
(一)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
(二)申请书符合要求的,仲裁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自做出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四) 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仲裁庭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
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2020-02-28 23:46:2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7861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劳动者可以携带生效的裁决书,用人单位的注册信息,组织机构代码,强制执行书向当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2、执行费,对方承担(个别地区要求申请人先垫付执行费,执行后再返还给你);
3、可以查封对方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
所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申请人需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对方的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供法院执行人员去尽快执行;
4、需要申请人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法院有样本,到那抄写一份即可)、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及对方的资产情况。
强制执行阶段,执行法官会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一般只会调查房产车辆和银行账户,如果查不到财产,法官会通知申请人要求提供财产线索,申请人不提供的,法官会发中止强制执行的裁定书,之后申请人提供财产线索才会恢复强制执行。
申请人在执行阶段,应当积极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法官调查的范围很有限,申请人调查发现的财产线索,告知执行法官,执行案件才能尽早结案。
2020-02-28 23:56:2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试用期6个月签几年合同
试用期6个月签几年合同
试用期大多公司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为三个月,劳动合同法中也有对试用期的期限作出相关的规定,试用期最多不能超过6个月,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正式工资的80%等等规定,
劳动合同知识
人浏览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试用期裁员有赔偿吗
试用期裁员有赔偿吗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裁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
劳动法
次播放
签订劳动合同能否仅约定试用期?
签订劳动合同能否仅约定试用期?
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能否仅约定试用期?劳动者与企业没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但是双方签订了《试用期合同》。还没过试用期,企业辞退劳动者,企业是否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解除合同
人浏览
没签合同可以试用四个月?
没签合同可以试用四个月?
城市晚报讯(记者刘士超实习生崔林)昨天,老刘挺上火,伴随着纷纷飘落的雪花他心情坏到了极点,因为他被解雇了。老刘的听力二级残,从今年7中旬开始,他到比尔森啤酒健康
劳动合同法案例
人浏览
劳动者工资被用人单位随意更改,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局指出,立案受理部门是深圳市劳动仲裁院。一个劳动仲裁案件的立案条件是:1.申诉人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定代表人需要跟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吗
法定代表人需要跟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吗
法定代表人如果与公司之间是劳动关系的,则需要跟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定代表人与公司,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
劳动法
人浏览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转正不需要再签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相关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形成劳动关系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你好,不合法,用人单位应该及时足额的发放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同有效,但需满足一定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即使法人和股东非本人,只要合同依法签订且内容合法,即具有法律效力。若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18岁以下签合同效力视情况而定。根据《民法典》规定,16周岁以上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签合同有效,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经追认或纯获利益的合同有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法律分析:空置房物业费可按70%交纳;经业主验收,因未装修不具备入住条件的空置房或入住后(含房屋装修)因故长期不使用的空置房,从验收或业主报告物业服务企业,经物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网约车误工费起诉材料如下:1、民事起诉状,原告身份证明信息,证实原告的身份信息情况;2、索赔误工费的事实证据,为何索赔;3、误工损失的具体证据,包括工资表,公司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不交租金联系不上租客可以报警。能够与租客进行协商的首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申请财产保全。恶意欠租的,出租人可按照合同约定,行使收回房屋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逾期交房,可以追究开发商违约金责任。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订金不退可到当地人民法院起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因财产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如果店家违约且不退订金,及时起诉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直销交2900元需警惕。法律上直销需合法授权,避免误入传销。若涉及高额入门费、限制人身自由等,可能是传销,应及时咨询律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