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次工伤鉴定,一年后,我能再做一次鉴定吗?

更新时间:2019-12-16 19:53:23人浏览
问题描述:
经过一次工伤鉴定,一年后,我能再做一次鉴定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6569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申请工伤鉴定,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符合《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的规定。而申请做工伤认定,需要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由单位在事发后30天内,受伤者或家属在事发后1年内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在伤情相对稳定时,申请做劳动能力鉴定(即伤残鉴定),然后根据认定和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因工负伤待遇发生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条件,即未经劳动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是不会受理的。

劳动仲裁的时效为发生争议后的60天内,向单位住所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裁决单位为其做工伤认定及伤残鉴定;也可以在拿到劳动保障局的工伤认定书后的60天内,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裁决按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2019-12-16 19:29:31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5510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如果不是因为非本人主要原因的交通事故,在法律上完全没有赔偿的义务。法律上不属于工伤,单位如果“赔偿”那是道义上,依照法律的话无需赔偿。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019-12-16 19:32:18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368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自工伤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工伤认定时间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019-12-16 19:53:2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对医疗鉴定不服,能重新鉴定吗
对医疗鉴定不服,能重新鉴定吗
医疗事故发生以后,要进行医疗鉴定来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可以作为诉讼中的重要证据,那么如果对医疗鉴定不服的,能不能重新鉴定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对医疗
司法鉴定
人浏览
自工伤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工伤认定时间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伤残鉴定花钱吗
伤残鉴定花钱吗
伤残鉴定要花钱。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
损害赔偿
人浏览
工伤等级鉴定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再次鉴定?
工伤等级鉴定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再次鉴定?
《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规定第二十八条(再次鉴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用人单位、工伤人员或者其直系亲属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或者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规范
人浏览
我应要求重新鉴定呢,还是申请再次鉴定?
我应要求重新鉴定呢,还是申请再次鉴定?
问:我丈夫因病在上海一家医院作手术,造成了下丘脑综合症。现经中级法院委托医学会鉴定,结论认为,丘脑综合症与手术有直接关系,但治疗的方法和剂量符合文献规定,不属医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人浏览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申请工伤鉴定,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伤残鉴定六级多少钱
伤残鉴定六级多少钱
六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
劳动法
人浏览
以下情况算是工伤: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申请工伤鉴定,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保险公司对伤残鉴定结论没有异议的话,一般不需要再鉴定。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不可以,应当1年之内提出申请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既然已认定工伤,可以带着认定书、病历要求社保部门做伤残等级鉴定,需要单位配合。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针对工伤赔付问题,您可以选择与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和证据充分程度来判断,以最大程度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针对辞退不给补偿金且无合同的情况,常见处理方式包括: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协商无果,可逐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劳动局不会泄露投诉人电话。投诉者可选择匿名投诉,或通过律师代理。处理投诉时,劳动局会依法保护投诉人隐私,确保投诉的公正处理。如遇到信息泄露,可及时报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公司让员工待岗需合法合规。如果未经劳动者同意,强行要求员工待岗,员工可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主张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补发工资和支付经济补偿金。否则,公司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向劳动局投诉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拿到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无论公司因何原因解除劳动合同,员工都有权获得应得的工资。若公司拒绝支付,可寻求劳动局协助解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需要进行工伤鉴定才能确定具体工伤等级。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等级需待伤情稳定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等级从一级到十级,具体等级将影响您的赔偿金额。请及时进行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