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能继承父母是农民的集体土地上的房子吗?

更新时间:2019-12-16 17:49:49人浏览
问题描述:
城市居民能继承父母是农民的集体土地上的房子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627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集体土地使用证能继承吗?   
一、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所有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四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确认所有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市辖区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统一登记。  可见,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才需要给使用权人发给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为县级或者市级土地管理部门。  
二、集体土地使用证能继承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这一规定充分说明,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不可能取得所有权,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权的继承问题。
2019-12-16 17:22:17
继承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720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协议的范本如下: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简称乙方)为发展我县经济,促进我县经济建设,决定在修建,需征用乙方位于的土地平方米。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和诚信的原则,经过充分协商,就征用上述土地达成一致意见,特签订如下协议:
一、本合同所指耕地、林地为乙方向xxx村委承包的土地,乙方系该区域承包证所登记的承包人,面积、位臵地点以承包面积为准。
二、乙方必须配合甲方测量好所征土地的面积,若甲方有殊原因不能到场的可委托家庭其他成员或亲友代办(须书面的授权委托书)。若有其他人对该块地提出权力要求,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赔偿所造成的损失,否则视为违约,按违约处理。
三、在上述土地范围内,乙方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不得再种植作物或各种构筑物,不得以任何理由影响甲方工作及水电、道路安全交通,否则视为违约,一切损失由乙方负责,甲方不再支付任何费用。
四、补偿标准。
五、甲乙双方在合同履行期间,如遇到集体对土地或国家政策对土地进行调整,土地的增值或贬值均有甲方享有或承担,乙方不得因土地增值或贬值对上述土地进行干涉。
六、出让期。
七、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甲方在三日内将所有款项一次性支付给乙方,乙方领款后出具收据凭证并及时把土地移交给甲方使用。协议有效期内,除非经过对方同意,或者另有法定理由,任何一方不得变更或解除协议。
八、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另行出具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九、本协议一式三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一份,双方应共同遵守,不得违反。甲方:法人代表:乙方:法人代表:群众代表(户主)签字:签订协议时间:
2019-12-16 17:25:49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2201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按照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公民的房屋属于个人的合法财产,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是可以继承的。
不论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甚至国家干部,还是其他人,都可以按照继承法的规定享有继承权。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根据这一规定,所有农村居民的宅基地所有权都属于村集体。
宅基地上房屋的继承者在依法取得房产所有权以后,宅基地的使用权随地面上的房产所有权而转移,由继承者继续使用。除自己居住外,也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将该房屋出售给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成员。
2019-12-16 17:49:4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不是农村户口能继承农村宅基地吗?
不是农村户口能继承农村宅基地吗?
在农村,居民可以向政府申请宅基地来修建房屋,而一家通常也只能申请一个宅基地。那么,若当事人死亡的话,子女能否继承宅基地及建在上...
农村宅基地
人浏览
城镇户口不可以继承农村宅基地。我国的《继承法》中所列遗产的范围中有房屋。所谓房屋的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其房产归其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所有。因此,只有被继承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村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农村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农村的宅基地不可以继承。因为农村的宅基地一般是属于农村集体组织所有的财产,不属于农民个人私人财产。但是,继承人可以通过继
继承
次播放
城镇居民能否继承农村宅基地?
城镇居民能否继承农村宅基地?
城镇居民能否继承农村宅基地?城镇居民是不能集成农村宅基地的。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不是个人的遗产,不能继承,它需要有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身份才能使用。
宅基地
人浏览
国家干部能否继承农村房屋和宅基地?
国家干部能否继承农村房屋和宅基地?
国家干部能否继承农村房屋和宅基地?【问】我是区级机关的公务员,我家在农村有三间房子,去年父亲去世后,村上的领导说我家在农村已经没有人了,要我拆房交回宅基地,可我
农村房地
人浏览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协议的范本如下: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简称乙方)为发展我县经济,促进我县经济建设,决定在修建,需征用乙方位于的土地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村宅基地房屋继承条件
农村宅基地房屋继承条件
农村宅基地房屋继承的主体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即如果继承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经批准后取得被继承房屋的宅基地;若不符合
继承
次播放
按揭房产可以继承吗?1、房屋贷款人在还贷期间去世,其继承人可以办理借款人变更。需要先做好继承权公证书,你父亲的所有继承人-父母、配偶、子女-到公证处做继承公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7条的规定,征地补偿有三大块,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2)对于这三项费用的分配:安置补助费、青苗费是直接支付给被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起诉解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不能的 土地承包权不能继承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是不需要交税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的房屋权属变动这一情形无需缴纳契税。此外,对于法定继承人之间继受土地、房屋权属的情形,也无需缴纳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不可以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分配财是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如果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属于男女双方的共有财产才能分割
继承法
人浏览
你好,可以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子女未照顾老人,但仍享有继承权。处理方式包括协商确定继承份额、通过诉讼解决争议等。选择时需综合考虑时间成本、亲情关系维护等因素,以及收集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继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时效是三年。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
继承法
人浏览
孙子孙女非法定继承人。若祖父母有遗嘱指定孙子继承,可按遗嘱继承。若无遗嘱,可与其他法定继承人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需确保程序合法,避免纠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不要继承税。我国现在还未征收遗产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产不需要交税,而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继承房产的,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如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你好,老人去世后,丧葬费可以找老人原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提交申请,让该单位到有关管理部门办理。如果是退休老人,则要去社保部门办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丧失继承权。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会导
继承法
人浏览
继承遗产需办继承手续。包括前往公证机关申请继承,办理死亡证明,办理遗产转移等。如涉及不动产,需依法登记;有遗嘱的按遗嘱办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要看房子的估值。继承父母房屋需要缴纳的税有印花税等。一般契税是3%,印花税是0.05%,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时,不征收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你好,你这个案件具体是什么情况?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补缺步骤,是指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当某一具体规定缺失时,如何寻找其他法律依据来填补这一空缺。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补缺步骤通常包括:首先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如您情况描述,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迁坟解决。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这种情况建议咨询社保部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