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证据证明我们是这家公司的雇员。我们如何识别工伤?

更新时间:2019-11-30 18:29:16人浏览
问题描述:
没有证据证明我们是这家公司的雇员。我们如何识别工伤?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5971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如何办理工伤鉴定,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一步:申请人提交书面申请。鉴定部门发给《工伤认定申请表》。  第二步:申请人填表后交回我办,同时提交:
1、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2、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第三步: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第四步: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形成决定书。  第五步:将工伤认定决定书送达申请人、用人单位及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工伤认定如何申请  
1、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受工伤认定申请时,若申请人提供材料部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完整,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效内的,应当受理。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确认时对申请人提供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再那个调查核实。  
4、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受理鉴定之日起60日内组织鉴定。职业病鉴定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5、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2019-11-30 18:03:14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721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进行工伤认定时,有如下步骤:
(一)调查事故发生经过,作相关的证据固定工作,对于一些容易更失或被损毁的证据应及时保全,对一些流动性强或无固定职业的证人要及时作调查笔录。
(二)制作《工伤认定申请书》,并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
(三)向工伤事故发生地过去部门提交申请书及申请者,并提供以下材料:
1.受伤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及用人单λ工商登记材料;
2.劳动合同复印件或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
3.事故发生时病历、诊断证明书,法院记录等医疗材料;
4.如系机动车事故伤亡的,应扣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四)及时与劳动部门联系,看是否需补充材料。
(五)领取工伤认定书或不予受理通知书。
如对工伤认定申请、劳动部门的不支持的情形,应考虑如下:
1.是否属其它案由,走其它程序;
2.是否需提出重新认定申请或向劳动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3.是否需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2019-11-30 18:09:54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4634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办理工伤认定申请手续
  
一、 办理机构
  用人单位工商注册地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二、 申办条件
  
1、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统称用人单位)中,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从业人员。
  
2、用人单位应当自从业人员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上述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从业人员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
2019-11-30 18:29:1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如何认定证明效力?
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如何认定证明效力?
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其证明效力一般可以按照下列情形分别认定:(一)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二)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
举证责任
人浏览
办理工伤认定申请手续一、办理机构用人单位工商注册地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二、申办条件1、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认定工伤
怎样认定工伤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
工伤赔偿
人浏览
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如何认定证明效力?
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如何认定证明效力?
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如何认定证明效力?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其证明效力一般可以按照下列情形分别认定:(一)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
刑事证据审查
人浏览
对提供的工伤证据怎样调查核实?
对提供的工伤证据怎样调查核实?
根据规定,对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再进行调查核实。但是对于其他证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
工伤赔偿
人浏览
视同工伤的情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视同工伤的情形有三种:(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证据应在什么时间提交
证据应在什么时间提交
当事人应在法院指定的举证时限内提交证据。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
诉讼
人浏览
办理工伤认定申请手续一、办理机构用人单位工商注册地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二、申办条件1、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作证、工作服、证人证言等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认定的情形、时间期限、材料:1.怎么才能被认定为工伤?A、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您的情况建议面谈,地址:工业园区现代大道东265号现代传媒广场31楼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不能确定劳动关系,可以确认工伤。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您好,如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单位又不承认劳动关系的,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确认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查询自己签过的劳动合同方式,具体如下:1、个人可以到劳动局中的查询窗口查到自己是否签订过劳动合同,签订过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局中都是会有备案的,劳动合同备案之后用人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劳动者在申请仲裁或诉讼时,需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如工资条、劳动合同等,以证明单位拖欠工资的事实。同时,要注意仲裁或诉讼的时效问题,及时行使权利。在仲裁或诉讼过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带薪年休假争议属于劳动纠纷。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有权享受带薪年休假,如单位未保证职工享受此权益,职工可依法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您好,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后续可以进一步沟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你好 这边具体什么情况w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公司构成非法解除劳动关系,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s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