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行政复议诉讼的期限

更新时间:2018-08-21 01:48:07人浏览
问题描述:
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行政复议诉讼的期限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008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首先,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十条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申请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
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其次,同时这里提到的代理人,并不专指律师。
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1至2名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第三人委托代理人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
公民在特殊情况下无法书面委托的,可以口头委托。口头委托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核实并记录在卷。申请人、第三人解除或者变更委托的,应当书面报告行政复议机构。
2018-08-21 01:36:30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226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税务行政复议的范围,即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它既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申请税务行政复议的范围,也是复议机关有复议审查权的税务行政行为的范围或受理税务行政复议案件的范围。从《行政复议法》及有关税收法律规范的规定看,税务行政复议的范围从可以申请复议和不能申请复议两方面确定。  
(一)可以申请复议的事项  按照《行政复议法》及有关税收法律规范的规定,复议机关可以受理申请人对下列税务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  
1、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包括:  
(1)征收税款;  
(2)加收滞纳金;  
(3)审批减免税和出口退税;  
(4)税务机关委托扣缴义务人作出的代扣代收税款行为。  
2、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纳税人提交纳税保证金或提供纳税担保行为。  
3、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包括:  
(1)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存款;  
(2)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4、税务机关作出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  
5、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包括:  
(1)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扣缴税款;  
(2)拍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抵缴税款。  
6、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包括:  
(1)罚款;  
(2)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违法所得;  
(3)对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帐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便,导致未缴、少缴税款或者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没收其非法所得。  
7、税务机关拒绝颁发税务登记证、发售发票或不予答复的行为。  
8、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其他税务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法》第6条第11项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amp;quot;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amp;quot;都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这是一项概括的条款,也是兜底式条款。据此,凡是不属于上述所列举情形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只要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相对人也可以申请复议。  
9、部分税务抽象行政行为。根据《行政复议法》第7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该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1)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3)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二)不能申请复议的事项  
1、不服行政处分及其他人事处理决定。对行政处分不服,根据《行政监察法》、《国家公务员条例》的规定,可通过内部行政申诉的途径获得救济;对任免、录用、考核、调动等人事处理决定引起的复议,可按《国家公务员条例》和1997年人事部颁布的《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采用申诉或人事仲裁的方式予以解决。  
2、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和其他处理的。对此,可通过仲裁或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方式获得解决。
2018-08-21 01:39:1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619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2018-08-21 01:48:0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纳税人可以对税务机关的哪些行为提出行政复议
纳税人可以对税务机关的哪些行为提出行政复议
纳税人可以对税务机关的哪些行为提出行政复议最近,国家税务总局根据行政复议法和税收征管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对1999年以文件形式发布的《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试行)》作
工商税务
人浏览
首先,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再审裁定不服抗诉期限
对再审裁定不服抗诉期限
对再审裁定不服抗诉期限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一)人民法院
诉讼
人浏览
纳税人可以对税务机关提出行政复议
纳税人可以对税务机关提出行政复议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根据行政复议法和税收征管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对1999年以文件形式发布的《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试行)》作了修订,以部门规章形式公布了《税务行政复议
税收复议、诉讼
人浏览
纳税人不服税务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如何确定被告?
纳税人不服税务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如何确定被告?
问:纳税人不服税务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如何确定被告?答: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税务
税款缴纳
人浏览
执行异议复议申请书,对法院强制执行有异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异议人提出执行异议或者复议申请人申请复议,应当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复议决定不服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对复议决定不服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是还可以再次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
人浏览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税务行政复议的范围,即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它既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申请税务行政复议的范围,也是复议机关有复议审查权的税务行政行为的范围或受理税务行政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行政复议一般是60天,一般向处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具体以实际为准。 行政诉讼一般是3个月,向同级人民法院起诉,具体以实际为准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是可以申请上诉的!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是商事代理制度
什么是商事代理制度
商事代理制度指的是代理商依据被代理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或以委托人的名义为委托人卖或买或提供服务,并从中获取报酬的经营活动的制度。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
法律文书大全
人浏览
您好,行政复议的时间为知晓行政处罚行为之日起60天内,建议委托律师处理!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年检网上申报流程是什么
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年检网上申报流程是什么
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也是需要年检的,可以在工商登记机关指定的网址进行查询。个体工商户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向登记机关报送年度报告。个体工商户应当对其年度
法律文书大全
人浏览
15日内提出行政诉讼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申请书怎么写
申请书怎么写
书写申请书的内容如下:标题、称谓、正文和结尾。标题或写“申请书”,或者在“申请书”前加上内容,如“入党申请书”等。然后顶格写明接受申请书的单位、组织或有关领导。
法律文书大全
人浏览
注册个体户营业执照
注册个体户营业执照
注册个体户营业执照流程为:1、携带身份证、房屋租赁协议复印件、设备清单和经营场所布局平面图到工商行政管理所填写《个体工商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2、递交上述申请
法律文书大全
人浏览
营业执照场地证明
营业执照场地证明
营业执照场地证明内容如下:xxx工商行政管理局:兹有我单位开办的xx公司,地址在xx共有房屋面积xx平方米,经营场地xx平方米。以上场地系我公司向xx租用,租用
法律文书大全
人浏览
公章申请书怎么写
公章申请书怎么写
公章申请书的具体写法如下所示:首先,要居中写上申请书的标题,如“加盖公章申请书”;其次,在第二行顶格写明接受申请书的单位、组织或有关领导;然后,在正文部分写明具
法律文书大全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