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个小厂上班两个月,老板克扣工资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9-06-03 10:56:27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在一个小厂上班两个月,老板克扣工资怎么办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447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用人单位无故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讨要:
1、建议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申请劳动仲裁;
2、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打卡记录、工服、工作往来信息、证人证言、录音等可以证明你存在劳动关系证据,要求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3、可以到劳动稽查部门投诉,要求补缴或相应经济补偿金;
4、可以要求支付一个月的代通知金;
5、可以要求单位支付拖欠或克扣的工资及其拖欠或克扣工资额加付25%经济补偿金;
6、可以要求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的经济补偿金;
7、单位行为属于违法,可以要求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8、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9、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10、建议委托律师代理。
2019-06-03 10:32:26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757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单位方式参保,以实际工资作为交纳基数。
以单位买全社保为准,计算如下所示:
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8%;
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20%;
失业保险:个人为1%,单位承担2%;
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
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
公积金:个人
3.5%,单位
3.5%。
而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费用均由单位承担。
2019-06-03 10:36:38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6437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劳动者可以保留好用人单位克扣工资的相关证据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被克扣的工资。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该单位。
劳动者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时携带:本人身份证、用人单位全称、负责人姓名及联系电话、能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上班的相关证据,由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下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可以下达行政处罚处理决定;逾期未执行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同时逾期不改正的,劳动者可以主张用人单位支付你拖欠工资数额50%-100%的赔偿金(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6条)。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2019-06-03 10:44:16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851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老板拖欠工资到强制执行,员工不需要本人到场
  
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2、执行费,对方承担(个别地区要求申请人先垫付执行费,执行后再返还给申请人);
  
3、可以查封对方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所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申请人需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对方的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供法院执行人员去尽快执行;
  
4、需要申请人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法院有样本,到那抄写一份即可)、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及对方的资产情况。
2019-06-03 10:56:2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老板克扣工资怎么办
老板克扣工资怎么办
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当我们遇到老板克扣工资怎么办?我们是否可以去投诉老板或者把他告上法庭呢?如果您还不知道这方面的知识的话。那么接下来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
工资
人浏览
员工需要和用人单位而不是老板个人签书面的劳动合同,在合法自愿的条件下签署,签名或者按手印都可以,签订之前,要仔细阅读有关款项。《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板扣工资去哪里投诉
老板扣工资去哪里投诉
如果老板扣工资,劳动者可以前往公司所在地的街道办反映,或者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如果查证确实存在克扣工资的情形,用人单
劳动法
次播放
试用期单位克扣工资怎么办?
试用期单位克扣工资怎么办?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劳动合同办,单位不能随意单方改变.2.劳动合同也不能违反法律,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且是扣除"三金"(社保,医保等,或外
试用期
人浏览
无故克扣工资和拖欠工资怎么办
无故克扣工资和拖欠工资怎么办
无故克扣工资无故克扣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
工资福利
人浏览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以我怀孕为由克扣工资怎么办
公司以我怀孕为由克扣工资怎么办
公司以我怀孕为由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去公司所在地劳动局投诉。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
劳动法
人浏览
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试用期内也应当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但要注意一年的诉讼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板拖欠工资到强制执行,员工不需要本人到场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2、执行费,对方承担(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答:1、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 2、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3、劳动者可提起劳动仲裁;  4、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老板支付工资:一是可以采取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协商不成可以起诉。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精神病人在未经法院宣告限制/无民事行为能力前,提交的辞职申请具有法律效应。但若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则签字无效,需由法定代理人代理。依据《劳动合同法》第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八级工伤赔偿标准,分别是: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您好,您离职后有权申请劳动仲裁。由于未签劳动合同且工资、提成问题存在,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您不仅可以要求书法机构支付拖欠的工资和提成,还可以主张未签劳动合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需要人民银行批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有: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解除;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4、经济性裁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工伤一级的赔偿标准:一般会先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的是二十七个月的本人工资。单位会按月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伤残津贴,一级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实习协议中约定了实习报酬及支付方式等条款,且实习生付出了正常的劳动,则实习期主动离职有工资。其所在的单位应当按照实习生实际工作的天数向其发放工资。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