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招用了童工 但是现在满了16 还能举报吗

更新时间:2023-10-22 13:46: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之前招用了童工但是现在满了16还能举报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609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法律分析:如果有人使用童工,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国家行政机关举报。
公安机关的举报电话直接拨打110;工商局的举报电话为12315;劳动部门的电话1XXX。法律依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根据规定,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在内的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就是童工;同时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义务保障其不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也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负有相关义务。
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从重处罚;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仍不改正的,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并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按照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使用不满14周岁的童工,或造成童工死亡或严重伤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劳动保障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也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3-10-22 13:43:48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852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法律分析:可以向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劳动保障部门等国家行政机关举报。公安机关的举报电话为110;工商局的举报电话为12315;劳动部门的举报电话为12333。法律依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第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下统称使用童工)。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
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第六条 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前款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从责令限期改正之日起,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罚款的标准处罚,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2023-10-22 13:44:10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054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可以,如果有人使用童工,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国家行政机关举报。法律依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第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下统称使用童工)。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
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第三条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保护其身心健康,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允许其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允许其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的,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给予批评教育。
2023-10-22 13:46: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童工年龄
童工年龄
童工是指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
其他
人浏览
你好,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童工可以找什么工作
童工可以找什么工作
一般童工一般可以找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的工作。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儿童或少年工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
劳动法
人浏览
劳动法 童工
劳动法 童工
劳动法第十五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
未成年人劳动保护
人浏览
童工处罚规定
童工处罚规定
童工一直被认为是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国家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安全保障做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那么童工处罚规定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童工处罚规定:一、
劳动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可以向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劳动保障部门等国家行政机关举报。公安机关的举报电话为110;工商局的举报电话为12315;劳动部门的举报电话为12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7周岁算不算童工,童工的年龄是多少岁
17周岁算不算童工,童工的年龄是多少岁
17周岁的职工并不算童工,在法律上称为未成年工。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童工的年龄是指未满十六周岁。如果已满十六周岁则不
劳动法
人浏览
童工的法律依据
童工的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是禁止招用童工的,否则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那么童工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童工的法律依据:一、国家明确规定禁
劳动法
人浏览
举报用童工是依照当地的有关规定来确定有没有奖励的,国家没有统一规定,在发现使用童工过后要积极的向劳动保障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国家行政机关举报。公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举报童工需要的证据包括:(一)需要搜集物证,书证等证据材料。(二)身份证、户口本等证明年龄的证件。(三)照片、录音、人证等证明童工工作的证据。因此,对于举报童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可以举报,建议您协商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满了16周岁是可以到正规的工厂工作的。已满16岁但未满18岁的人可以从事已经采取特殊劳动保护措施的工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禁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您好,煜双律师团孙先格律师为您提供法律服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满十六周岁为童工,童工已经走了还可以举报的。雇佣未成年人违法,如涉及不签合同的,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您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律师收费标准,要由当地的物价部门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等因素进行核准。在这个所核准的范围内,根据各个律师的业务水平、公众认知度等因素影响,又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要看当地政策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请在举报前,要收集、保存相关犯法证据材料;在举报时,向公安机关提交,由相关部门分析确定罪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