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车间玩手机罚款200元,合法吗?

更新时间:2023-08-10 09:18:23人浏览
问题描述:
化工厂,车间玩手机罚款200元,合法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4560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工厂玩手机罚款不合法。工厂随便罚款不合法,可以与老板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劳动仲裁,工厂不得随意克扣员工工资。但是如果因为员工违纪扣除员工的奖励性待遇的话,是不违法的。
不合理的罚款如何处理
1、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执行董事】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
执行董事的职权由公司章程规定。
第五十一条
【监事会的设立与组成】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
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
监事会设主席一人,由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监事会主席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会议;监事会主席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监事共同推举一名监事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会议。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2023-08-10 09:15:53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6173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员工上班玩手机罚款不合法。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只有由就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实施,公司属于民事主体不具备处罚权,不能对员工进行罚款处罚。用人单位无权对劳动者进行罚款。只有劳动者因为重大过失或主观故意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
举报公司的违法行为有哪些方法
1、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2、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依法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等。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法律法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2023-08-10 09:16:11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541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不合法,罚款属于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才能规定罚款的权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不能制定相关罚款的条款,条款也是无效的。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3-08-10 09:18:2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厂里罚款要现金违法吗
厂里罚款要现金违法吗
对于我国在进行生产交易过程当中,如果发生罚款,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原因来进行处理,同时对于我国工厂在进行生产处理过程当中,也是需要遵守法律规定的,接下来法律快车
工资
人浏览
法律分析:不合法,罚款属于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才能规定罚款的权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不能制定相关罚款的条款,条款也是无效的。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上班期间玩手机罚款合理吗
上班期间玩手机罚款合理吗
上班期间玩手机罚款不合理。公司不能对员工罚款,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只有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才可以行使。若是如果公
其他
人浏览
在别人厂里罚款合法吗
在别人厂里罚款合法吗
现在在经营工厂的时候,难免有时候会遇到需要去进行罚款的情况,这个情况大家其实也是比较清楚的,但是罚款也不是可以随意的去进行罚款的,也是有一定的规定,所以在别人厂
罚金
人浏览
公告不许员工带手机入车间合法吗
公告不许员工带手机入车间合法吗
工作有很多的种类之分,不同的工作也会有不同的规定,比如说一些地方要求员工不可以携带手机,不可以抽烟等。有些员工在会车间工作,而规定就是员工不可以携带手机。那么公
员工管理
人浏览
一、员工玩手机罚款1000元合法吗1、企业对员工罚款不合法。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只有由就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实施,公司属于民事主体不具备处罚权,不能对员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外地货车进天津规定
外地货车进天津规定
早晚高峰:工作日7时至9时,16时至19时,禁止外埠牌照机动车在外环线以内道路通行。工作日一般指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不
交通事故
人浏览
一、工厂宿舍抽烟罚款合法吗1、不合法,劳动者在工厂宿舍抽烟的行为,属于违反工厂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工厂可以依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处罚,但工厂不能因此而对劳动者进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厂有罚款行为是不合法的。工厂乱罚款是违法的,被乱罚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赔偿经济补偿金。被乱罚款者可以去劳动局投诉,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工厂乱罚款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不管这个,这是公司管理员工的制度。但是一次罚款500元确实有点多,如果你提前没被通知有这项制度,可以找领导协商,无论如何,上班玩手机并且被抓到,你是要付出责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这种情况属于公司规定,不合理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醉驾检察院可以求情吗
醉驾检察院可以求情吗
醉驾检察院不可以求情。检察院应当按照法定的程序对于犯罪嫌疑人进行公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并处罚金。
行政法律
人浏览
公司对员工罚款不合法,只有行政主体才能够罚款,公司是没有行政处罚的权利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公司随意扣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法律依据:《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教师编制只能考户口所在地吗
教师编制只能考户口所在地吗
教师编制不是只能考户口所在地。每个地方的教师招聘考试都有所不同,可以参考当地的考试公告中的报考条件。原则上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条件。
行政法律
人浏览
你好,建议协商处理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醉驾的刑事判决,目前在我国还是比较一致的,在没有法定宣告缓刑的情况下,一律是六个月的拘役。最长判刑多久,是要根据具体的犯罪性质以及情节来确定的。法律依据:《中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政府购买包括哪些
政府购买包括哪些
政府购买包括:(一)基本公共服务;(二)社会管理性服务;(三)行业管理与协调性服务;(四)技术性服务;(五)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项;(六)其他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
行政法律
人浏览
红绿灯路口逆向行驶的,一般是扣三分,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逆向行驶是指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人才中介公司开需要哪些手续
人才中介公司开需要哪些手续
人才中介公司需要以下手续:1、查名;2、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申报;3、材料审核和实地审核;4、审批且在15个工作日内回复申请人;5、办理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
行政法律
人浏览
酒驾后血液中酒精含量为量刑的标准。其中酒后驾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大于等于20mg/100ml;醉酒驾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大于等于80mg/100ml。大于80m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辱骂国家公职人员是否违法犯罪
如果辱骂国家公职人员是否违法犯罪
如果辱骂国家公职人员的属于违法行为,若是行为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的,则是犯罪行为。因为行为人构成侮辱罪。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行政法律
人浏览
军检项目流程
军检项目流程
军检项目流程由乡(镇)武装部指导中心卫生院组织做好应征青年病史调查并按要求填写好病史调查表;由乡(镇)中心卫生院组织好做好应征青年的初步体检工作等。
行政法律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