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通过骗取的方式索要了压岁钱后拒还犯法吗?

更新时间:2023-07-24 08:36:28人浏览
问题描述:
父母通过骗取的方式索要了压岁钱后拒还犯法吗?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7022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你好,要看具体证据,建议你报警处理
2023-07-24 08:36:03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0854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如果一直是就借不还,可以起诉处理
2023-07-24 08:36:2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父母保管未成年孩子的压岁钱是不犯法的。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可以帮未成年子女管理财产。但是父母不能随意的处分未成年人的财产,除非是为了孩子的利益。法律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家长私自拿走孩子压岁钱是否是犯法的
家长私自拿走孩子压岁钱是否是犯法的
家长私自拿走孩子压岁钱的行为一般不犯法。家长是未成年孩子的监护人,可以基于维护孩子利益的目的对压岁钱进行代收或是保管。如
婚姻家庭
人浏览
父母强行拿走子女的压岁钱违法。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家长收孩子压岁钱是否是犯法的
家长收孩子压岁钱是否是犯法的
家长收孩子压岁钱的行为一般不犯法,只要家长是基于维护孩子利益的目的对压岁钱进行了代收或是保管。如果家长不是基于上述目的就
婚姻家庭
人浏览
你好,要看是否侵犯了其他继承人的权益。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1、如果父母拿走孩子的钱只是保管或者给孩子用,那么就是不违法的;2、如果父母拿走钱用在其他方面这个就是违法的,父母是没有权利使用孩子的压岁钱的,压岁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亲人如知道是诈骗的赃款,依法需要退赃。详细咨询,联系我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家长拿孩子压岁钱,如果不是强制性的则不犯法,如果孩子属于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则其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压岁钱是其个人财产,其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的区别:户口本不分户,子女无法享受补贴,不需要缴纳费用。户口本分户后,家庭的土地会重新进行划分,子女无法继承父母的土地;父母子女有两个宅基地,
民法
人浏览
父母强行拿走子女的压岁钱违法。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承担刑事责任,刑事的责任年龄是16周岁。民事方面,自己有工作收入的,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民事责任;尚在学习的,属于限制民事
民法
人浏览
按照当地标准补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强制迁出户口的情况:离婚后房子已经明确的判属归于其中的一方,另外一方就是不迁出户口,可以强制迁出。房子因为买卖或者是继承发生了产权上面的变化,现在产权的拥有者可
民法
人浏览
欠条是你们双方共同签订的,如果没有无效情形,一直都是有效的。但是有效不代表你能通过诉讼拿回欠款。还需要考虑以下情况:第一种情况:欠条是否约定了还款期限,如果约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沈抚新区派出所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
民法
人浏览
可以在原告住所地所在的法院起诉。作为原告要提交借条、转帐凭证、对方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提交诉讼状、身份证复印件、诉讼费、证据复印件到法院立案大厅办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不能用。户口被注销后,原身份证均已失去法律效力。不管什么原因导致户口被注销,按规定身份证均应由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将身份证收回。
民法
人浏览
欠条是你们双方共同签订的,如果没有无效情形,一直都是有效的。但是有效不代表你能通过诉讼拿回欠款。还需要考虑以下情况:第一种情况:欠条是否约定了还款期限,如果约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查户口所在地的办法:查询自己户口可以到现居住地派出所查询,携带上身份证到户籍科查询,公民身份信息属保密范围,互联网上个人无法查询。个人户口本和身份证上有相关记录
民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