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厂里干了半年了,现在效益不好,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

更新时间:2019-03-10 01:19:39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在厂里干了半年了,现在效益不好,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560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补偿的情形有: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用人单位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7、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机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8、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且解除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提出的;
9、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
如果不存在以上任何一种情形,则单位都没有必须支付给你经济补偿金的法定义务,除非单位自愿支付给你。
2019-03-10 00:56:16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1663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单位必须给在职员工办理社保,社保是法定的,《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规定:
1、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2、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3、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拓展资料:
1、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的,你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的。
2《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2019-03-10 01:01:16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465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但要注意一年的诉讼时效问题,双倍工资的请求诉讼时效是逐月失效的。
在试用期内,员工提前3天书面形式提出离职就可以,若过了试用期,员工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就行了。 公司应在员工离职后三个工作日内结清工资,员工可以要求公司在三个工作日内结清你的全部工资,提前离职或自动离职,公司也无权扣钱。
员工可以通过快递的方式向公司提出离职要求,同时保留好快递单,作为曾经提前向公司提出离职的证据。
2019-03-10 01:19:39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5481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劳动合同期未满,员工辞职一般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劳动合同期未满,员工辞职除和用人单位约定的培训服务期未满需要支付相应的培训费用外,不需要承担法律后果.
  员工提出离职通常有如下情况:
  
1.试用期内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转正后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办理离职手续。
  
2.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剩余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等;
  
3.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劳动者工资,若存在劳动纠纷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
  
4.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2019-03-10 01:09:4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
辞职,意味着解除劳动合同,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辞职的,需提前30日或3日书面通知单位方可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吗?辞职时,可以主张
劳动合同知识
人浏览
单位必须给在职员工办理社保,社保是法定的,《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规定:1、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2、逾期不改正的,对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离职吗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离职吗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可以随时离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
劳动法
人浏览
未续签劳动合同可随时辞职吗?
未续签劳动合同可随时辞职吗?
董律师:我和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劳动合同,但仍在这家公司工作。现在,我如果要离开该公司,是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该公司,还是可以随时走而不用提前通知?
辞职
人浏览
没签劳动合同就可以随时辞职吗?
没签劳动合同就可以随时辞职吗?
我在长沙爱车港汽车美容百货有限公司工作了5年,但公司一直未与我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给我买保险。现在我想辞职,老板以各种理由推脱,昨天我们还因此发生了争执。彭小姐
合同解除
人浏览
被派遣劳动者是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而不是用工单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用工单位同意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有下列情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签合同离职提前几天
没签合同离职提前几天
没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劳动
劳动法
人浏览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并且已经超过一个月,那么员工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可以要求单位支付超过一个月,不超过一年内实际工作时间的双倍工资,并可以要求单位给予补偿,每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以及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单位如有过错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如单位没有过错需要提前一个月辞职。详情请来电或当面咨询。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高中见习期间的个税补缴与你当前大一的身份没有直接的法律关联。个税补缴是基于你在高中见习期间可能产生的收入进行的税务处理,与你现在的身份或学历无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您好,工伤员工被辞退可获得经济补偿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若单位违法辞退,还需支付赔偿金。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随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对于基本减除费用,一般按年度统一标准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则根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等具体情况确定。若涉及多项扣除或复杂情况,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实行劳务派遣后,实际用人单位应该与劳务派遣组织签定《劳务派遣合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提取公积金的前提是,你的账户里必须有钱,现在当月是否还在缴纳都无所谓,并且缴纳的最低月份在6个月以上。在提取公积金时,要注意,最后还是要在账户里留下200元左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做什么岗位的,不是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呀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监察大队的24小时在线电话是12333。12333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业务咨询、政务公开、投诉举报、社保账户查询等一系列服务。12333可在全国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医保卡停用影响手术,可联系单位或医保部门处理。建议尽快了解具体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若问题复杂或紧急,可咨询专业律师或医保机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