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司上班6年多了,公司说年龄到了6o要辞退,我说合同没到期,有没有补偿

更新时间:2019-03-27 08:47:50人浏览
问题描述:
请问,我在公司上班6年多了,现快6o岁,劳动合同签到2019年12月底,公司说年龄到了6o要辞退,我说合同没到期,他说不行,请问有没有补偿我在公司上班6年多了,公司说年龄到了6o要辞退,我说合同没到期,有没有补偿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664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关于合同到期辞退:用人单位开除、解雇劳动者,是否应该支付补偿或赔偿,分以下3种情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俗称2N;  
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N;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俗称N+1;  
3、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2019-03-27 08:21:3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6610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对于合同期满未续签书面合同的,不能简单类推适用二倍工资罚则。未续签合同期间劳动者权利义务按照劳动争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可以视为双方以原合同条件继续履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14条也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因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视为续订劳动合同。
”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未续签劳动合同情形下,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续订劳动合同。”既然是“视为续签劳动合同”,理所当然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情形,劳动者不能主张二倍工资。
2019-03-27 08:29:35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252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则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按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应得工资应包括奖金、津贴、补贴和加班费,只要属于工资范畴的货币性收入,都应列入应得工资范畴。如对我的解答满意,请按采纳。
2019-03-27 08:47:50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1148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劳动合同法》规定,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不再与职工续签而导致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当然,如果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仍然不同意除外。
  上述规定说明,劳动合同到期后,只要单位不再续签,就要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这是《劳动合同法》的一个新突破,该规定可以使用人单位慎重考虑终止劳动合同,以经济手段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长期或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鼓励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
2019-03-27 08:47:2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工作5年被解雇 可要求补偿
工作5年被解雇 可要求补偿
网友疑问:我在一家公司工作了5年多,但一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在工作期间,因为公司内部发生矛盾,我被老板裁员了,请问,我可以争取到哪些相应的经济补偿?律师解答:根
工资福利
人浏览
依法应当有补偿,不给补偿,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同到期不续签如何补偿
合同到期不续签如何补偿
合同到期不续签的,按照员工的工作年限,以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来补偿。但是只有除公司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
劳动法
人浏览
工作23年没签合同突遭单位解雇
工作23年没签合同突遭单位解雇
辛宏维已经在陕西省某学院附属医院工作23年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到省城西安的时候,他还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当时有个老乡老王在附属医院工作,正好医院里缺人手,就把
解雇辞退
人浏览
工作7年没签合同 保洁员要求投保被公司辞退
工作7年没签合同 保洁员要求投保被公司辞退
11月18日胡先生致电本报热线,说他在泰能集团做了近7年的保洁员,今年7月份却被辞退,胡先生表示一定要讨个说法。据了解,今年46岁的胡先生2002年8月之前一直
保险法案例
人浏览
关于合同到期辞退:按照我国《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满足一定条件的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未到期限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企业工作10年了辞职有没有补偿
在企业工作10年了辞职有没有补偿
劳动者主动辞职没有补偿;劳动者过失性辞退没有经济补偿,但企业需要证明劳动者存在该情形;员工被迫解除和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
人浏览
关于合同到期辞退:用人单位开除、解雇劳动者,是否应该支付补偿或赔偿,分以下3种情况: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4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被公司辞退问题的解答:例如,被公司强制辞退能获得赔偿的情况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有几种,下面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要求支付违法解除的双倍经济补偿金和补缴社保等。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你好,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的,当时就辞退的还需要支付一个月工资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你好,无故辞退,可要求双倍经济补偿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1、个人原因没有办理的退休,退休工资是不给的。因单位的原因,职工复合退休条件而未按时申报退休手续影响职工享受待遇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农村70岁老人可以一次性补交养老保险,如果你从来没有交过的话,可以补交,交完以后就可以每年领上你的社保退休工资了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单位一直不交社保,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包含试用期》都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员工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缴五险。如果用人单位用各种理由推托迟迟不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正常产假98天,最高158天,男方享受护理假15日。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是可以起诉的,超过三年当事人并不丧失起诉权。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这一规定,民事权利一般在3年后法院不再予以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节假日也要放假,休息休假也是公务员享受的法定权利。但是,特殊岗位的公务员,比如交警、刑警等,节假日时单位会安排轮流值班。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