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男方给了三万彩礼,结婚时父母将三万作为陪嫁给女儿,这是不是夫妻共同财产

更新时间:2019-03-12 14:25:20人浏览
问题描述:
婚前男方给了三万彩礼,结婚时父母将三万作为陪嫁给女儿,这是不是夫妻共同财产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9876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彩礼属于女方个人财产,在离婚的时候原则上不予分割,如果没有共同生活或者因给付彩礼导致婚后生活困难的,可以要求女方返还彩礼。
《婚姻法》对彩礼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根据婚姻法的司法解释
(二) 第十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2019-03-12 13:56:28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8181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双方所有;属于一方财产的,归一方所有。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法院不予支持,但是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1、一方有隐匿、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的。
2、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的。
2019-03-12 14:00:20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544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一、彩礼
1、如果所收的彩礼由一方个人接收或购置结婚物品的,应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受赠的财物无特殊约定,应为夫妻共同财产
2、如果男女双方未共同生活的,可根据最高院1993年《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5条规定,考虑财产的来源予以合理分割。
3、如果双方婚姻持续时间短,并且给予彩礼的一方由此造成生活困难的,可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第8条规定精神处理,分割共同财产时给予生活困难的一方适当倾斜。
二、嫁妆《婚姻法》明确规定,只有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的,才视为确立夫妻关系。举办婚礼不能视作婚姻关系成立。嫁妆算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要根据情况来判断,如果是二人在领取结婚证之后购置并且双方没有对嫁妆的归属作出约定的,按照《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除了法定和约定的属夫妻一方所有的外,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在领取结婚证之前购置并且双方对该财产的归属没有约定的,属于一方婚前财产。因此离婚时嫁妆根据上述原则分割。
2019-03-12 14:25:20
民事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465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您好! 关于彩礼是否返还的问题
1、不予返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当事人虽然接受彩礼,但已经结婚的,离婚时如一方主张返还的,原则不予支持。但特殊情形下例外:一是虽然办理结婚登记但确未共同生活。二是因为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此处应指因给付行为导致给付人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最基本生活水平的。
2、应予返还。有以下三种情形,彩礼应予返还:
(1)给付彩礼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
(2)包办、买卖婚姻而收受彩礼的;
(3)以订婚为名行骗取彩礼之实得。
2019-03-12 14:17:3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女方陪嫁的嫁妆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女方陪嫁的嫁妆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随着物价的上涨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女方的陪送嫁妆和男方的订亲彩礼是越来越贵重,但现行法律对“嫁妆”却没有明确定义和规定,一旦夫妻双方感情不和闹离婚容易产生争议。那
夫妻共同财产
人浏览
一、彩礼1、如果所收的彩礼由一方个人接收或购置结婚物品的,应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受赠的财物无特殊约定,应为夫妻共同财产。2、如果男女双方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婚前父母给买的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婚前父母给买的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婚前父母给买的房子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由《中华人民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婚后陪送的嫁妆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后陪送的嫁妆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后陪送的嫁妆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本案争议之摩托车,是在当事人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举行婚礼之前,由女方娘家购买作为陪送的嫁妆带来的,并且在未购买之前就为双方
夫妻共同财产
人浏览
结婚登记后陪送的嫁妆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二)
结婚登记后陪送的嫁妆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二)
结婚登记相关法规,你知多少?本文邀请网法律专家为你解答婚姻法规相关问题,为你把脉结婚登记疑问,为你指出结婚登记常见症结;结婚登记问题,结婚登记规章,结婚登记条件
民法动态
人浏览
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离婚解决三个问题:是否离婚、孩子的抚养权、财产的分割问题。如果双方对上述问题协商一致,可到民政部门协议离婚。如果协商不一致,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娘家陪嫁钱算夫妻共同财产吗
娘家陪嫁钱算夫妻共同财产吗
一般娘家的陪嫁钱认定为女方父母对女方个人或者夫妻双方的赠与,如果是在领证之前赠与的,可以认定为赠与女方个人,那么其属于女
婚姻家庭
次播放
除非已经混同,如能证明的话,还是个人,如说不清楚是共同财产。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有要回彩礼的可能,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要回彩礼有是那种情况,1,未领取结婚证的2,未在一起共同生活的,3,大量彩礼构成家庭困难的,2,3两种情况以离婚为前提。。因此你要回彩礼的难度较大。你这种情况可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个一般应当认定夫妻共同财产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北京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北京离婚财产的分配:北京夫妻双方离婚,财产分割可以由双方共同商议。双方协商不成,可以进行起诉,法院会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分割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一般会平均分配。
婚姻家庭
人浏览
你好,属于你的个人财产
全部1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吗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吗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夫妻一方服刑期间,另一方可以提起诉讼离婚;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没有继续维持的可能,经法院调解,坚持离婚,法院按照相关法律,应判决准予离婚。
婚姻家庭
人浏览
若离婚夫妻一方拒绝支付孩子抚养费,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索要抚养费。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吗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吗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按照法律规定,离婚时财产分割,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不愿协商或协商未果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照法律规定以及当事人双方的情况,依法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如果离婚,女方可以要小孩得抚养权。只要女方有证据证明男方对孩子有过犯罪或不轨行为,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孩子跟男方生活在一起会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或者女方可以证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领结婚证需要人事档案吗
领结婚证需要人事档案吗
领结婚证不需要人事档案。领取结婚证需要的证件是本人和对方无禁止结婚的血缘关系的声明;男女各自的身份证、户口簿;本人无配偶的签字声明以及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
婚姻家庭
人浏览
男方出轨,女方提出诉讼离婚,法院不一定会判决离婚。但是如果女方有男方与他人同居或者重婚的证据,那法院会认定为夫妻感情破裂,调解无效后会判决准予离婚。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吗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吗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到处宣传他人出轨是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对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出轨的,对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自然构成侵权。直接影响个人名誉。受害人可以要求对
婚姻家庭
人浏览
不可以,抚养费是必须给的,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抚养费并不是给女方的,而是给你孩子的,只不过女方是孩子的监护人,费用由她保管。如果属于不履行抚养义务,孩子可以要求你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会显示离婚吗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会显示离婚吗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不会显示离婚。人民法院没有义务主动通知民政部门,双方是否被判决离婚。更改民政局的婚姻状况,双方当事人需要携带有关证件,前往当地街道办事处或者公安
婚姻家庭
人浏览
一方不同意离婚,可能要再次起诉离婚,搜集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不要买房挂别人的名,不要生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房子是属于产权证上的人。家庭内部 要立份协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