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分配工作,签了5年的培训合同,但是对方要求解除合同,是不是要赔这笔培训费?

更新时间:2018-12-19 13:19:10人浏览
问题描述:
本人学生,今年6月28日毕业,去年7月份,学校分配工作,我去了福伊特,签了5年的培训合同,就是培训一年后,去该公司工作五年,如果不能,就要按五年的比例赔偿培训费,大概12w。现在我还在培训期间,去该公司实习的时候,没几天出现了过敏症状,要求换岗,但是对方要求解除合同,那我是不是要赔这笔培训费?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338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1、首先,由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有关约定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2、就您的情况看,单位除了培养费以外不能举证存在其它损失,因此劳动仲裁委依据劳动合同条款裁决支付赔偿金的依据不充分。理由是:劳动合同中并没有明确约定提前解除应当支付违约金。虽然有“应赔偿单位因培养造成的损失,金额为:1)合同期月平均公司的三倍,2)本协议任期未满期间每月500元”这句话,但同时有“因培养造成的损失”的字眼,我对本条的理解是属于培训费赔偿的约定,后面“1)合同期月平均公司的三倍,2)本协议任期未满期间每月500元”是对培训费赔偿方式的约定,应理解为两种方式可任选一种。
3、按照原劳动部的规定,要求培训费赔偿必须是用人单位实际出资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且有支付货币凭证的情况下才受支持。但如您所说的,既然不存在技术培训,当然无需向单位支付所谓的培养赔偿费。建议您到法院起诉。
2018-12-19 12:51:13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6958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用人单位如果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应该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单方面变更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即时离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18-12-19 12:53:30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1443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用人单位除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它情况根据解除的原因不同,赔偿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应发工资计算。
2、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上面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2018-12-19 13:05:44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0551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在工伤事物还没有处理结束之前,员工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不会影响工伤赔偿的金额,但是会为工伤赔偿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阻碍。
工伤赔偿主要包含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部分和单位支付部分。
如果员工经鉴定有伤残等级,在员工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单位是需要支付员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地方法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也可能由单位支付。在没有获得赔偿之前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不是明智之举。
2018-12-19 13:19:1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辞职就得赔付培训费吗?
辞职就得赔付培训费吗?
案情介绍2007年4月10日,徐某与北京某汽配生产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年8月,该汽配公司为保障新产品的批量生产,引进了一批新型生产机器,更新
辞职
人浏览
你好1、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2、如果用人单位是生产经营需要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签订劳动合同后被辞退有赔偿吗
签订劳动合同后被辞退有赔偿吗
签订劳动合同后被辞退,如果劳动者无过错的,则有赔偿。劳动者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的,可获得一个月工资的赔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
劳动法
人浏览
合同到期,公司不愿与个人续签合同,怎赔偿?
合同到期,公司不愿与个人续签合同,怎赔偿?
网友提问:合同到期,公司不愿与个人续签合同,怎赔偿?谢谢!律师回答:若合法,只给付经济补偿金,满一年一个月的工资。如果违法,须赔偿,赔偿是补偿的2倍。
合同内容
人浏览
接受企业培训后,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否返还培训费用和赔偿违约金
接受企业培训后,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否返还培训费用和赔偿违约金
案件简述:接受企业培训后,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否返还培训费用和赔偿违约金案情简介张某是某日本企业的员工,于2000年入公司工作。2003年公司选派优秀员工到日本国
劳动合同法案例
人浏览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毁约合同要怎么赔偿
毁约合同要怎么赔偿
合同毁约的,如果当事人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定金等违约责任的,则按其约定赔偿;如果无约定的,另一方可以视情况要求毁约的一方承担
合同法
人浏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用人单位如果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应该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单方面变更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即时离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附有培训条款的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依据合同约定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无效合同返还的财产包括孳息。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效合同被确认后,应返还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包括孳息。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财产权益受损,影响合同双方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合同公证需按流程操作:1.向公证处提出申请;2.提交合同等材料;3.公证处审查材料真实性;4.进行公证并制作公证书;5.确认公证书内容并签名。遵循流程可确保合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你好,根据合同约定为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
蜜雪工程拖欠你工资,可以依据合同约定处理。如合同有约定解决方式,可协商调解或起诉。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你的合法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一般不能退款,因为合同有约定且受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未及时处理,可能会面临违约责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驾校未按照约定分配教练,你首先可以与驾校沟通,要求履行合约。沟通无果时,可以考虑向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投诉,或依据合同中的纠纷解决条款,选择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汽车租赁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四种:一是用协商的方式,自行解决,这是最好的方式;二是用调解的方式,由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三是用仲裁的方式由仲裁机关解决;四是用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