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上也查过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视为放弃受遗赠。要以书面的形式表明吗?

更新时间:2018-09-22 00:38:19人浏览
问题描述:
父母在十多年前离婚,父亲一直在长沙开公司,找了一个后娘生了一个小儿子。十多年没有与我联系过。近日因脑溢血死亡。我在网上也查过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我想咨询的是我应该向谁表示我要属于我的那部分遗产??是那个后娘吗??要以书面的形式表明吗??我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8888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继承法》 第二十六条 【遗产的认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 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 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 ,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第十条 【继承人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 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 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三条 【遗产分配】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 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 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 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2018-09-22 00:21:46
继承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733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根据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下列财产不能纳入遗产范围,不属于遗产范围:  
一、国家或集体职工因公死亡,革命军人牺牲或病故、公民因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而死亡时,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照国家制定的劳动保险法规定、革命军人牺牲与病故抚恤的规定、交通安全法规定或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受该死者生前抚育、扶助和赡养的家属一定金额的抚恤费和其他生活补助费。因为这些抚恤费,其性质并不是对死者个人利益的经济补偿,而是国家对死者特定家属所给予的精神慰籍和物质帮助,应由有关人员直接享受,不属于死者遗留的个人财产。  
二、人身保险金。按照保险法的规定,被保险人如果指定了第三人为其人身保险合同的收益人时,如果被保险人死亡,收益人可直接请求保险人向其支付保险金,该保险金不列入被保险人遗产范围。当然,如果被保险人没有指定受益人的,该保险金仍属被保险人遗产范围内。  应该说明的是,如果家庭财产未分割,应先析产,确定哪些财产属死者所有,只有属死者的那份财产才能列入遗产范围。死者生前赠与他人的财产也不能列入遗产范围。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的财产,不能当做遗产(如租赁的房屋、承包地、自留地、鱼塘等)经国家有关机关鉴定认为应由国家保存的文物、档案、文件、物件等,应归国家所有,不能列入遗产。上交国家后,有关机关给予的报酬,可列入遗产范围。与人身相联系的权利、义务不能列入遗产范围(如死者生前由国家给予的抚养费、残废扶助费等)。死者死后家属所领取的抚恤金、家庭生活困难补助金,是国家用来抚恤和帮助死者扶助生活困难的家庭和依靠死者生活的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的,也不属于遗产范围。如果是夫妻一方死亡,夫妻共同生活时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原则上不应作为遗产分割,应留给死者生前的配偶继续使用,不属于遗产范围。
2018-09-22 00:24:44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512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公民可继承的其他合法财产包括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等)
(八)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承包人死亡时尚未取得承包收益的,可把死者生前对承包所投入的资金和所付出的劳动及其增值和孳息,由发包单位或者接续承包合同的人合理折价、补偿,其价额作为遗产);个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办理。
2018-09-22 00:38:1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放弃遗赠的方式
放弃遗赠的方式
我们在死亡前,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分配自己名下的合法财产,这在法律上是不受限制的。遗嘱和遗赠之间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遗嘱只能由法定继承人继承,而遗赠可以由法定继承
继承一般规定
人浏览
遗赠的实施:遗赠由遗赠人嘱托的继承人或执行人执行。遗赠可以附有条件。附有条件的遗赠,继承人有交付遗赠财产时可以要求受赠人完成遗赠所附的条件。受赠人接受此项财产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声明放弃继承权是否应以书面形式表示
声明放弃继承权是否应以书面形式表示
在我国继承人放弃继承权是应以书面形式表示。继承权的放弃,是指继承人作出的放弃其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的意思表示。继承权是
婚姻家庭
人浏览
遗赠是遗赠人的单方意思表示行为。遗赠只有在遗赠人过世以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您的问题:1、要考虑遗赠人做出的遗赠表示是否是附义务的,如果是附义务的必须是您对遗赠人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受遗赠人放弃遗赠需要在多久内做出
受遗赠人放弃遗赠需要在多久内做出
受遗赠人需要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放弃遗赠的决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根据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下列财产不能纳入遗产范围,不属于遗产范围:一、国家或集体职工因公死亡,革命军人牺牲或病故、公民因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而死亡时,有关国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继承法》第二十六条【遗产的认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订立遗嘱。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是不需要交税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的房屋权属变动这一情形无需缴纳契税。此外,对于法定继承人之间继受土地、房屋权属的情形,也无需缴纳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分配财是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如果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属于男女双方的共有财产才能分割
继承法
人浏览
只要到期没有表示,就表明了放弃继承。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时效是三年。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
继承法
人浏览
赡养费的给付内容分六个方面:(一)老年人基本赡养费;(二)老年人的生病治疗费用;(三)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四)老年人的住房费用;(五)必要的精神消费支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不要继承税。我国现在还未征收遗产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产不需要交税,而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继承房产的,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如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继承人继承的不动产按照不动产的实际价清偿债务。《民法典》规定继承遗产的,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丧失继承权。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会导
继承法
人浏览
1、在知道死者银行卡密码的前提下,只需要带四样东西即可领取遗产,包括存款人的存单、死者身份证、死亡证明和领取人的身份证;2、在银行卡遗失或损坏的前提下,若死者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要看房子的估值。继承父母房屋需要缴纳的税有印花税等。一般契税是3%,印花税是0.05%,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时,不征收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父母去世后遗产兄弟姐妹能继承的一般平均分割,各继承人协商一致的,也可以不平均分。但是如果有遗嘱的,按照遗嘱分割;如果是按照法定继承的,由被继承人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用法律办法获得利益,需要了解具体情况,并见面沟通。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是赠与给谁呢?目前房屋有产权证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活人有权处理财产,除非他人有点不清白了,不用子女做放弃公证。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