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公务员,他和他儿子可以继承我父母的土地和宅基地吗?现在都在确权有争议的土地和宅基地的争议书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0-05-05 06:16:06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事情是这样我父母已经过世,大哥在父母健在时过继给我三爷爷接班工作,现在是公务员,他和他儿子可以继承我父母的土地和宅基地吗?现在都在确权有争议的土地和宅基地的争议书怎么写。谢谢!现在是公务员,他和他儿子可以继承我父母的土地和宅基地吗?现在都在确权有争议的土地和宅基地的争议书怎么写。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4516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根据《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但是宅基地的使用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法财产”。   首先,宅基地使用权具有很强的依附性,通常情况下,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必须是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才行,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失去而失去,不产生在不同农民个体之间的流转,也就是说不可以继承。
  其次,宅基地使用权主要是保障每户农民居住需要,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如果允许继承,将导致宅基地的无限扩大,违背了《土地管理法》关于农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有关规定。
据此,农村宅基地不是遗产,从法律上是不可以继承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人对宅基地上的所建房屋的继承会导致其对宅基地的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农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2020-05-05 05:57:24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0762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被继承人的遗产只有被继承人生前的个人财产在其去世后才能成为遗产,而农村土地是村集体所有的,不是个人财产,个人有的仅是承包经营权即有期限的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属于可以继承的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来自集体成员和集体组织的合同规定,是一种约定的权利而不是法律赋予农村集体组织成员的特定权利。
所以,这不是遗产,不能继承。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第三十一条 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
依此规定,只有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才可以继承,也只有林地因为比较特殊,才能由继承人继续承包。
2020-05-05 06:00:26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810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1,国有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当事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也就不存在继承问题;
2,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当事人只有承包经营权、使用权,不存在继承问题;
3,如果是其他遗产的,继承方式分为法定继承及遗嘱继承两种。
2020-05-05 06:10:49
继承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827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宅基地使用权是家庭共同共有财产,与家庭关系密切相连。按照共同共有的法理,家庭成员对宅基地使用权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家庭成员之间不产生份额的问题。在家庭关系存续期间,家庭成员不得请求分割,只要家庭关系存在,宅基地使用权的共同共有关系就存在。
家庭个别成员的死亡,并没有导致家庭关系的消亡,也就不会产生宅基地使用权的分割问题,无法形成死亡人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个人份额。也就是说,“被继承人”死亡前,宅基地使用权并非其个人财产;“被继承人”死亡后,家庭关系仍然存在,宅基地使用权没有分割,仍然是家庭共同共有财产而非“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
2020-05-05 06:16:0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宅基地纠纷
宅基地纠纷
宅基地纠纷宅基地纠纷爷爷留给我们两间住宅地,但是没有字据证明,后经协商以1000元的租金租给伯父使用,伯父家造了房子,请问我们还能要回住宅地吗?律师答复:宅基地
宅基地
人浏览
宅基地使用权是家庭共同共有财产,与家庭关系密切相连。按照共同共有的法理,家庭成员对宅基地使用权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家庭成员之间不产生份额的问题。在家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村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农村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农村的宅基地不可以继承。因为农村的宅基地一般是属于农村集体组织所有的财产,不属于农民个人私人财产。但是,继承人可以通过继
继承
次播放
农村宅基地和自留地是否可以继承?
农村宅基地和自留地是否可以继承?
农村宅基地和自留地是否可以继承?【问】我父母一辈是农民,有房产和房前屋后的属于自己的一大块自由地.下有我和另外两个儿子.我老大结婚时(1974年)就是在父母的一
农村房地
人浏览
土地纠纷案例:土地补偿款分配不公
土地纠纷案例:土地补偿款分配不公
本文介绍了土地纠纷案例。焦家村靠近县城,人地矛盾突出,村规民约规定“家里有儿子的,不准招亲迁入户口;家里都是女儿的,只安排一个女婿户口迁入。”...土地纠纷案例
其他债权债务纠纷
人浏览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不在农村,父母留下的宅基地和土地可以继承吗
户口不在农村,父母留下的宅基地和土地可以继承吗
户口不在农村父母留下的宅基地和土地不可以继承,但是可以对宅基地上的房屋进行继承,因为宅基地属于集体的财产,宅基地使用权人
继承
人浏览
土地确权的证据依据:土地详查形成的土地权属协议书、认定书、人民政府下达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决定;城镇地籍调查资料;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用地的批准文件;土地出让合同;土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实际上,土地确权处理过程中,还有经以下六大基本原则要遵守的,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争议。1.承包的用地面积小于实际用地面积的情况以实际情况为标准。2.已被合法占用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起诉解决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是不需要交税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的房屋权属变动这一情形无需缴纳契税。此外,对于法定继承人之间继受土地、房屋权属的情形,也无需缴纳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直接起诉。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分配财是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如果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属于男女双方的共有财产才能分割
继承法
人浏览
一、宅基地手续批准后,你本人应当拥有合法的使用权; 二、到期后,村上又将宅基地范围的土地承包他人,属于侵犯你本人合法权益; 三、可以到法院起诉村委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定继承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直接继承和遗嘱继承。直接继承依据法定顺序,而遗嘱继承则根据被继承人的意愿。选择时需考虑是否存在有效遗嘱及继承人情况。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时效是三年。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
继承法
人浏览
儿子户口迁出后,不能继承宅基地,但可继承宅基地上房屋。选择保留房屋居住或出租,但需遵守集体规定。若房屋损毁,可与集体协商处理,但宅基地仍归集体所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不要继承税。我国现在还未征收遗产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产不需要交税,而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继承房产的,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如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是的,孩子需到场,但无需填放弃。作为监护人,你可以代替子女签合同办理过户手续。需准备相关证明文件,如子女出生证明、身份证、户口簿等,前往房管部门办理。若不及时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丧失继承权。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会导
继承法
人浏览
未立遗嘱,按法定继承。操作如下:1.确定遗产范围和继承人;2.协商分配比例;3.办理继承手续,如公证、过户等;4.如有争议,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如调解、诉讼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要看房子的估值。继承父母房屋需要缴纳的税有印花税等。一般契税是3%,印花税是0.05%,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时,不征收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房产继承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规定是死者死亡两个月以内,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办理公证,过期后遗嘱无效。而继承人对于有争议继承,有效诉讼期是2年。对于超过20年,继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继承房产出售要交税。办理赠予或是继承得到的房产出售,和一般二手房买卖一样需要缴纳税费。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的不征契税,而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死者生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承包耕地分户子女没有继承权。承包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是村集体分给本村农户承包的,农民有经营权,没有处分权。因此,承包耕地是不能作为个人财产进行继承的。土地承包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